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有人说,你要反省一下自己了,这件事是别人的错吗?
于是我们就开始反思、开始内卷,事情的开始与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已经完全忘了。
只顾着不停地卷,然后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两个方向:
①全都是我自己的错。②全都是别人的错。
其实我们该辩证的看待问题,正如孔子的学生曾参对反省自我的思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显然是每天要多次的反省自己,这句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我们在这里的分析也只是对反省自己的哪些方面来进行一些思考。
这三句话,我们分开来看一下。
01何为谋?何为忠?双层解答
“为人谋而不忠乎?”这句话其实也有多个含义。
比如它的第一层含义是为别人出谋划策,是否是出于真心呢?
对我来说,看待这句话,却是从另外的角度,我把“谋”理解为技术、技巧,而“忠”理解为前面提到过的原则、初心。
那你可能就明白我的意思了,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人生中的行为处事中,我是否都遵循了自己的初心和原则?”
也就是说,我认为这个“忠”是双重含义的,一方面它代表着我们的初心和原则,另外一方面也代表着是我们忠于自己的心。
其实我也在看樊登老师的《樊登讲论语》,对于这句话,樊登老师认为这一句“为人谋而不忠乎”讲的是事业。
他认为的“忠”是事业上的尽心尽力,是有一个主人翁精神,为自己而工作,不是为他人(老板)工作,牵涉到一个匠人精神了。
虽然我和樊登老师在这方面的理解有冲突,但是我并没有感到有何不妥。
毕竟我还年轻,人生的资历也不够,在生活、事业乃至家庭上的发展都还十分的局限,片面的理解论语也是合理的。
02何为交友之道?唯有真诚二字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里的含义就比较简单了,与朋友的交往中是否是有信用的?
当然了,我们人生中有很多朋友,他们有的是片面之交,有的是一时的伙伴,也有一些是我们想要达成终身结交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片面之交最多,一时的伙伴时而甜如蜜、时而苦如药,最少见的就是与我们能够终身结交的好友。
即使我们已经步入社会,成为了大人,依然有很多的不成熟,也不能确保自己的朋友是属于哪一种。
就像我能够确信自己是真的喜欢写作,在余生之中,无论是否因此而赚钱,也会在不同程度的写作之路上继续走下去。
而我也结交了很多一样喜爱写作的朋友,可是他们对写作的喜爱,也许跟我并不一样。
他们能成为我终身的好朋友吗?我是这样希望着,可却并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做到。
未来如何?我不敢肯定,但对于朋友,我还是一向以真诚的态度面对的。
虽然没有什么能力,可是在我力所能及的地方,我也想要帮助大家;当然,也有自己的生活,但只要彼此的目的不矛盾,合作双赢岂不更好。
03传不习乎的三重含义
“传不习乎?”这是一句看似简单,实则内容丰富的句子,表面上的含义是我们得到的知识,要时常复习。
樊登老师则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作为一个传授者,在给他人进行技能教学时,也要多次反思自己是否能够做到。
就像语文老师给孩子教文学知识,那么ta自己是否能理解呢?不,他本人都没什么文学素养,只能是一个照本宣科的教书匠罢了。
韩愈在《师说》中有一股千古流传的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传不习乎”中的这个传字,第三重含义,我认为就是传道,这个道是什么道呢?
当然是道德了,中国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道德,中华上下5000年也因道德的存在,而能够始终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老师对孩子说你不要撒谎,实际上老师自己已经撒了无数谎言,这就不是正道。
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勤劳,可自己却天天躺平,还喜欢刷手机短视频,也非正道。
简单的说到做到都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了,可见教育是真的不容易,父母、老师的以身作则更仿佛存在于理想之中。
这里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反正咱们就尽量不给孩子做一个坏榜样了。
如果真的做出了一些自己许诺,却没能完成的事情,也要好好的承认错误,让对方知道做错了就要改正,即使是当老师和父母也没有特权。
写在最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天对自我的思考,除了这三点,我们还可以想想别的。
想一想,今天我做了些什么呢?它对我接下来的人生有什么帮助?明天是不是能做得更好?或者最少不要弱于今天?
还能想想,今天我做错了什么?能否将它变为我接下来人生中的助燃剂呢?如果不能,那我能不能改正这个错误?
每天的反省,可以是反省自己,也可以是思考他人,但无论你是在思考什么,它总要对咱们自己有点帮助。
你今天想了些什么呢?要不要给小作者点个“赞”以示鼓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