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梅贻琦校长说:“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是因为有大楼,而是因为有大师。”在清华这所园子里,曾经就有这样一位国学大师:王国维,又称静安先生。作为前清的秀才,他不新不古,在19世纪末,开始学日文,学康德哲学,叔本华哲学和西方理科学问;之后到了日本留学,他剪了辫子,辛亥革命之后,又留起了辫子,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先生是一个夹在新古之间,矛盾的人。而这样矛盾的文人,却在1927年的6月2日在颐和园内投湖自杀。
王国维先生在遗书中说道:“人生五十,只剩一死。”而他的也死正如陈寅恪先生在悼词中说道:“凡是一个人在一个文化里面,被这个文化化成长出来,受那个文化的教养极深极深的人,一定对这个文化有很强烈的感触。所以当他看到这个文化消失败亡的时候,他必然有极大极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使得他到了最后要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而无法跟随新时代的话不妨就去死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先生是为文化而死,那一个在1927年已经消逝的中国文化。在1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妨看看王国维先生的著作《人间词话》,看看他是怎样来解读中国文化。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最高格。
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 词话】是中国古来做文学点评的一种方法,而王国维先生是全中国第一个将现代西方的文学批评观念和哲学观念带进中国旧文学,古文学进行整理和研究的人。然而在《人间词话》这本书里,先生却回到了古典,用【词话】这样一个体裁,所以注定了不可能像西方文学评论中那样去点评。例如刚才上面所读到的【境界】二字。何为境界?我们总是将它用来修饰某一人或书或画然后进行夸赞。【境界】一词是印度语,与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即梵文的"V ā san ā "。"V ā san ā"是指【六根】,就是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 的“六根”。佛教认为人有六种感官能力:“眼、耳、鼻、舌、身、意”,而“意”即为英文中的mind,佛教认为人的心灵意识也是一种感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每个感官的功能即【六视】:眼视、耳视、鼻视、舌视、身视、意视。那么【六根】与【六视】要感受到外界的事物的东西则为【六尘】: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
我们现在看事物都是唯物主义——客观存在,而佛教不然,【六根】的六种功能感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之内叫做【境界】:人的感官,意识投射到这个世界范围,世界之所以为世界,因为离不开人对世界的感知。
那么我想要问的是:“为什么中国人谈艺术、谈文学要用【境界】这一佛教用语呢?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它独特的文学体裁,汉朝的赋、唐朝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小说,那么现在的21世纪呢,可能就像王蒙先生说的"段子”。中国最早第一本词的合集是《花间集》,收录的是晚唐五代的词,是从青楼、长三堂子里唱的曲子,则为曲牌。而”花间词“则是古代名仕才子给青楼女子写的很高雅词。王国维先生说:“词的境界好在它的真。”那么又何为“真”呢?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在此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王国维先生认为,一个作家或词家所谓的有境界,就是要把真我,真感情投射到所写的外在景物或情感感触。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是冯延巳词里的话,这是将花拟人化,作者的主观情感激烈到把这个感情投射到外在世界里;那么无我之境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是作者的状态,所以他的“无我”是指这个外在世界,我也在里面,然而我是即在其中又在其外,景观万物皆自得的状态则为无我之境也。
那么,问题又来了,王国维先生要讲的是词,为什么会用“诗”来说词呢?
其实这样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大师的真心,表面是说词,事实上是阐述他对中国文学,尤其是韵律文,诗文的整体见解,甚至是中国美学的见解,还有一种人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