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记得是在哪里看过一说说法,大概意思是说:人生是一场自寻的过程,所以的答案都在心灵中。
说的烂俗了点,就是寻找真实的自我。
人类文明,是所以人类的集合体,当我接受教育的时候,这种集合体扑面而来。
首先是全盘接受,然后,迷茫和痛苦接着袭来。
我真的有这样的需要吗?没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感觉?没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就不正常。
我一直都很认同米兰昆德拉所表达的情感模仿,某些情感,我们是真的有,还是我们觉的我们应该有,还是我们想象我们有,还是当别人有的时候我们去模仿他人。
例如《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面的男主 ,看见女主胃痛出现在家门口,他知道他不爱眼前这个女人,但是因为眼前的这个女人胃痛,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同情她,让她进屋。实际上,他并不想让眼前这个女人进屋,他觉得眼前这个女人烦透了。
但是,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同情这个女人,所以同情的情感便出现了。而在女人出现的那一刻,这种同情的情感是不存在的。
后来这种应该有的同情演变成爱情。
而男主在后来的反思中发现,这种想象出来的应有的同情,蒙蔽了他的真实情感,让他觉得自己是爱眼前这个女人的。
其实,那所谓的爱情,只是觉得应该有的同情,况且这同情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自己当时最为真实的想法是——腻烦
后来,男主剖析了这一点,但是,经历了岁月,两个人都感情变得更复杂了。
这便是自我,他藏着掖着,如果你不反思他,不剖析他。
你就一直活在某种想象的情景中,我以为我是怎样是,实际上是怎样的。
一旦自我被牢牢的抓住,生活变进入澄明之中,许多圈子被绕过,心灵的本质需求被满足。
但是,如果自我这么容易被抓住,那么艺术和文学根本就不会存在,表达会被蒸发。
自我,他藏匿着,你必须剥开世事,辨别模仿情绪和真实情感,自我才会探出头来,与你交流下,再次藏匿起来,等待着下次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