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网络上流行这样一个词,情绪化育儿,又可以叫心情话育儿。
这指的是父母在育儿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随心情好坏去教育孩子,并且负面情绪占大多数,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能够爆炸。
养育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儿。家长面对各种问题和压力,难免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长期情绪化育儿会逐步的摧毁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情绪化的育儿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一、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破坏孩子感受和表达爱的能力。知乎上一名网友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他的父亲是一个平时非常和蔼的人,可是一发脾气就会性情大变,会摔东西,随后进入冷战状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说:“从小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我现在也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可能是小时候建立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我的情感世界很麻木,我现在很不擅长表达爱,也不容易感受到爱”。
孩子是从父母的身上学会如何去爱,但长期被父母这样对待的孩子,很可能影响他们对社交和感情的处理方式。他们也许会把自己封闭起来,无法对他人产生信赖感和亲密感,也许哪怕进入到一段亲密关系,也不懂得如何去表达爱,从而导致和伴侣之间的各种矛盾。
二、可能养成孩子胆小讨好型人格。在孩子的内心,他们基本上不会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有错,他们永远爱着爸爸妈妈,所以他们会认为是我惹爸爸妈妈生气伤心,一旦出现矛盾和冲突,他们会归因于自己表现的不够好,不够乖巧等等,从而内心不断的自责。而父母情绪的多变,容易让孩子的大脑经常处于紧张当中,让孩子安全感缺失。这种心理上的伤害也许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孩子如果做事只看家长的反应,就会出现欺骗表面化的讨好型人格,他们内心的求生欲会让他们有错误的心理暗示。只有够乖,爸爸妈妈才会爱我,久而久之,他也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三,情绪化可能会延续着孩子的人生,产生代际传承。
父母的情绪表现、面部表情,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孩子长期在父母情绪的包袱下,也会习得父母的应对方式。情绪化的父母很容易养出同样情绪化的孩子。
父母脾气比较暴躁,孩子就会学着家长的方式,在生活中对顺从自己的人和事喜爱有加,而一旦事情不像自己的预期,就突然转变态度,变得脾气暴躁,怒气冲天,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大吼大叫。请注意,孩子在童年遭受的创伤,如果在后续的成长过程当中不能得到化解的话,很有可能会蔓延到下一代,产生父母的代际传承。
总之,父母的情绪化,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当孩子成年后,仍然走不出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创伤时,影响的就是孩子漫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