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是小知少有的读完却没有做摘抄的书,因为文字太过于忧伤了。
这本书发表于1948年,是关于太宰治青年时代的自传小说,在《人间失格》发表后的数月,太宰治便自杀身亡,被称为太宰治“毁灭式的绝笔”。
这部充满极致颓废、压抑、丧气满满的作品,却大受年轻人追捧,直到今天。
“人间失格”译作中文是丧失做人的资格,是融不进,或者不愿意融入社会的边缘人。
是那种奉“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为信条的人,是那种“碰到棉花都会受伤,害怕幸福”的人。
即使你没有看过太宰治的作品,那么你也总是能在各大公众号、微博上看见过他的语录被大面积地传播和使用,人们仿佛找到了来源于内心的认同感。
分多次才把《人间失格》读完,阅读过程中陷入一种压抑低迷的状态是通常反应。
但是,当你回归于现实生活之中,又不能不被其书中的情节、细节和文字所吸引。
相比于“生而为人,对不起”这一名句带来的触动,开遍读到的“回首前尘,尽是可耻的过往”更令人震撼,但细细一想,又觉得习以为常。
震惊之处在于作者笔下的叶藏幼年时竟然将人事看做万般皆苦的事情,他在书中所写,只是为了迎合他人而故意装痴弄傻的逗笑众人。
在学校里,他更是通过扮演小丑来取悦同学,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搞笑的怪人”。
怎么也想不到,他只是个小孩却早已看见了太多人性的黑暗面,对周遭的世界失去了兴趣。
而让我觉得习以为常的是,这世上有一些人生来就与常人不一样,我们时常说自己想与众不同。
其实,仔细想来,有些时候我们想与众相同、拥有常人的快乐又何尝容易。
拥有同情心和共情能力的人,往往会体会更多常人体会不到的痛苦。
内容充斥着厌世、欺诈、抑郁、堕落、自杀等世间糟糕事,很多人说,读不来这本书,看不懂这本书的人是幸福的,他们无法从中找到共情之处。
你无法想象和体会,面对人类社会,格格不入的叶藏从小便看透了取悦别人的行为,似乎只有自己这样做才能不被训斥,被父母和身边的孩子所接纳。
于是,天生敏感的他开始畏惧人类,并变得懦弱。
豆瓣用户@女巫曾经写过这样的书评:如果生存不过是一场必败的战役,为什么每个人仍然可以活得兴致勃勃且斗志高昂。
如果生来就被这样莫名奇妙的喜悦的气氛所困惑,又该用怎样的表情去面对生活。这群被自己折磨的蝼蚁,用尽全力去争取一个为人的资格。
但是谁能给予一个人为人的资格?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那么不管是努力去改变自己,还是坚持与这世界格格不入的自己,都可以看到光明。
但绝大多数人都在摇摆着,怀疑着,偶尔因此而痛苦着自卑着。
但我们是可以前进的。
不是怀着自己必将胜利的信心,那样的信心太容易破灭;而是,即使了解失败的可能性,也愿意放手一搏。
这才是失格者的救赎,也是每一个人的救赎。
到这里才明白《人间失格》中的的诗句:人生无常如水流,河畔柳枝何需愁。
柳枝随风摇摆飘摇不定,人生浮萍尽是应该随性而为。
赠书活动
即日起,关注“书餐”公众号并转发此条链接至朋友圈,于8月20日24点前截图至公众号后台。5本《人间失格》书籍免费送。
听说转发朋友圈附一句“我在参加知其鳄赠书活动,我为纸质书籍代言,让阅读回归”,中奖率更高哦!
8月21日中午12点将在公众号公布获奖名单,《人间失格》将花落谁家,敬请期待!
——————————————————————————————————
买书、卖书,图书推荐>>>>>知其鳄
微信订阅号:书餐
微博:知其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