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教育、教师做了当下人们焦虑情绪的“替罪羊”,而不是真的如网上一些议论的那样不堪。——屏幕前的朋友请别激动,容我细说拙见。
1、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有时高到不切实际。当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难以实现时,就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老师就成了替罪羊,成了怨恨的发泄口。我就遇到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
初三的学生面临毕业,自己的孩子学业不好,但见别人报了高中,自己的孩子死活也不让上“职业高中”一类的技术学校……
“我的孩子在小学成绩那么好,怎么到了初中就不行了?”言外之意,你们初中的老师是怎么教的?……
2、不理解教育的规律,只看表面现象,产生了误解。
经常听到有人说你们老师工作多轻松啊,一天两节课就没事儿了。还有星期天、假期,一年能上几天班啊。
其实这种不平衡心态大可不必,各行有各行的特点,每个行业都不是坐在哪里吃闲饭就可以的,这没有可攀比性。不过这里我还是想说,老师的工作并不轻松,一天的工作量十个小时都不止。可能有的朋友不相信,我记得我在“头条”上记录过老师的一天,不相信的朋友可以一看。至于星期天、假期,那都是国家法定的,全世界都如此的,并不是中国的老师独享,羡慕的朋友可以努力考个教师资格证,然后去考“编制”,我相信政府是非常欢迎的——我们这里每年都招不够老师,尤其是男老师,政府无奈,每年的教师缺口都需要出钱购买服务。
这里我说一点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太正确,朋友们姑妄听之吧。脑力劳动者比如“医生、律师、公务员、会计师……”如果都像在生产线上天天连轴转,谁的脑袋能受得了呢?这句话可能欠妥,但却是实情。这些脑力劳动者,要有坐下来思考的时间,读书充电的时间,总结工作的时间,让大脑休息一下的时间……也许这就是这些行业的特点吧。
3、把一切不合理的都归罪于老师。比如补课,也不知从哪里听说的“课上不教,课下教”,这下不但把所有的老师给打倒了,而且还狠狠地踩上了一脚。朋友们,请用脑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老师这样的话,学校早不愿意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再比如课业负担重,追求升学率,老师也是被动接受这些情况的,很无奈……
4、教育、教师关系千家万户,所以大家对教育教师要求都很高,我们的教育、教师也有很多做得不够,有待改变的地方,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就像这次的“双减”,长远来看,确实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