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策划的辩论会今天下午在四班如期举行。辩题是“成绩可以成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吗?”
对于这个辩题,我当初是不太赞成的,因为我觉得答案太明确:成绩可以成为评判学生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这样争辩起来就不够激烈,但为了尊重学生,我默认了他们的选题。
开始辩论了,正方的观点是:成绩可以成为评判学生的的标准,而且是重要标准!反方在申辩中也明确表露了他们的观点:成绩不能成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因为,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的大有人在!可是,由于正方选手实力较强,尤其胆大心细的王筱童思路清晰,应变能力强,几次反驳把反方问得哑口无言,最后甚至把反方带跑偏了,反方组长承认:成绩是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哈哈,辩论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仿佛才刚到高潮,学生们不再像刚才那样拘谨,我本意想让他们尽兴,可惜,该跑操了,他们不得不中止,我问陈老师跑完操还继续吗?她说,还有其他任务,不辩了。我便没再去教室,不过,后来,听说学生们请求班主任再给5分钟,事实上他们又用了不止15分钟……
虽然,这次辩论赛不够圆满,甚至有许多纰漏,但这是一次教育的尝试,也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它印证了我的一些想法: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需要活动来调剂,而活动也正是他们成长的催化剂,有些学生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能发光发热!我相信,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活动,能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和性格的短板,进而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教育在路上,探索中有成长,尝试中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