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早已是被我们常常谈到的话题之一。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因为自律在成长中占据了一个无法取代的位置,以及要做到并不容易这一点。可以试想有多少人尝试了改变,又有多少人很快选择了放弃。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尝试客观公平公正地看待这一现象,试想以下这些人历经岁月抵达生命晚期的状态。试问:有多少人是感觉幸福的呢?那是真正的幸福吗?我不知道。
为了实现自律,会在很多时候放弃自己一时或是长期的喜爱,将自己逼向更有价值的方向。这无疑是痛苦的,但是这样做了所能得到的总是更多。常言道,没有付出哪来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于是,我们懂得了要自律。为了使生活更具质量,对于自我行为加以约束,让时间得以更高效地利用,是极其必要的。
所以,自律是牺牲现在的时间来换来未来的时间的方法,自律是使一个人真正变得成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自律是使混沌的状态有序化有意义化的过程。一言以蔽之,便是自己对自己的持续而有效的改善。
这种改善需要我们时刻为自己制定切实有效的计划,然后时刻遵循自己的计划行动,并且持之以恒。也就是对于时间做出更有效的管理。
这自然需要我们认识到究竟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持之以恒的改变,是恒心、毅力的体现,也是对目标有清楚认识的证明。然后养成把目光聚集在应该做的事情上,无视不相关的事情的好习惯。
然而,要做到这些往往并不容易。有时候,这相当于是在克服过去的习惯的巨大阻力强行开辟新的道路。
困难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过长的反馈过程和干扰的强诱惑性。
做一件事情之所以会困难,很可能是因为我们觉得它困难。在下定决心这一学年每天要坚持早起、定时用餐、定时阅读、定时学习的时候,自己很可能会觉得这确实很难做到,然而事实上,着眼于特定的一天,要做的事情难度并不大。当累积起来的时候,自己要做的也依旧是原先简简单单的重复过程。也就是,自己一开始觉得的困难是对于任务的高估,是一种偏颇的认识。因此而联想到放弃,这是人的自我设限的机理。
无时无刻告诉自己,要先动手做了再下判断、以及自己是能行的,是一种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的方式。另一种则是更为有效的、从物理上根本上改良的方法,也就是尝试缩短收益的反馈过程。选择迅速反馈的任务,让自己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前进是极其有效的。在这种方式下,自己不会因为目标的极其遥远而烦躁,因为时刻自己都能确信自己是在前进而有自然的愉悦感。这是养成好习惯的一种“捷径”。
举例来说,背单词便是如此,只要选择少量的任务即便重复许多次,任务也似乎简单了不少。
另一个困难便是在自我改善的过程中,总是会有的或多或少的干扰因素。例如在看书时楼上的轰鸣般地放着摇滚乐曲,即便是再想专注,生理上也会有本能地对于噪音的反应。所以理所当然的最好的解决方案便是尝试避开这些巨大的干扰源。外在的干扰如此,内在的干扰也可以如此规避。像是管控不住自己玩手机玩游戏之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的话,那么给自己创造一个工作环境,远离手机和电子游戏便好。在切实地落实了长时间保持专注于该做的事情以后,自然也就有了好的习惯。此时自己的自控力便更加足够抗拒干扰而不再吃力。
总结一下就是,为了自律,我们要明确目标,做出改变并且养成好习惯持之以恒,在一开始做出改变是很难的,可以通过缩短反馈时间以及规避干扰源来降低难度。
真正的幸福是毫不做作的,在极其平淡的生活中亦能感受到光明与力量。不受环境的约束,不因境遇而改变,那是真正随心所欲的体现。要得到自由,人才能幸福。
我认为,唯有透过强大的自律人才能够走向那里。为了今后的幸福,我们应该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