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89年,元大都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内,一位形容枯槁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跪到地上,冲着南方深深地一拜,溘然离世。
这个老人已经绝食多日,因为不愿出来当官,自己把自己给饿死了。那么这是何许人?什么官会如此招人恨,以至于让人不惜以命抗争?
此人名叫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著名爱国志士。
谢枋得出身书香门第,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别人读书是一字一字看,一行一行读,一遍下来尚且记不住。而他是五行五行读,且过目不忘。谢枋得常以苏轼、辛弃疾等爱国诗人为榜样,同样留下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那首凄惨的《春日闻杜宇》:
杜鹃日日劝人归, 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 谓予何日是归期。
字字透露出故国难归的悲伤。还有那首《庆庵寺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
道出了作者身处乱世,向往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1256年,谢枋得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但是谢枋得在考试的文章中严厉批判了当朝宰相,受到了排挤,被任命为抚州司户参军。这是个八品的小芝麻官,简直是在侮辱人!士可杀不可辱,谢枋得一气之下连上任都没去,弃职而去。
即便如此,谢枋得依旧是很忠于大宋的。
1258年,蒙古军队大举侵略南宋,朝廷命谢枋得负责招募民兵,筹集军饷,以保卫饶、信、抚三州。谢枋得二话不说,不仅变卖家产,更是多方筹措,为抵抗蒙古军队的战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然而谢枋得的一腔热血并没有换来南宋朝廷的赏赐,反而受到奸臣贾似道的迫害。谢枋得开始厌恶南宋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过起隐居生活,在弋阳的家中闭门讲学,收徒授道。
然而,1275年元军大举南下,残存的南宋王朝到了灭亡的边缘。谢枋得不得不再次出山,组织民兵抗元,保卫家乡。这时候,南宋朝廷才授予他信州知州,带兵同元军作战。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找炮灰,但是谢枋得依然义无反顾。
奈何南宋朝廷畏战,丞相留梦炎弃职逃跑,兵部尚书吕师孟降元,还有一大批南宋的封疆大吏和带兵将领投降了元朝。谢枋得的抗元斗争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悲惨的失败了。
之所以说悲惨,是因为谢枋得的妻子,还有两个兄弟,三个侄子都在此次战争中以身殉国了。
谢枋得被迫流亡,一度在福建一带的穷山野岭之间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后来以算卦,卖草鞋,教书等维持生活,期间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最终人们从他的作品里知道了他的身份,备受当地老百姓的崇敬。
元朝建立后,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一个庞大的国家需要人管理,首先是疆土扩大了好几倍,其次是人口增加了数百倍。据统计,蒙古灭亡南宋的时候,汉族人口数量应该九千万左右。而进入中原的蒙古人口,满打满算也就三四十万。
所以,蒙古族官员严重不足。而且,管理汉人,汉人比蒙古人更有权威。于是元朝政府就大量起用汉族官员,尤其是那些有威望的汉人,更是成为主要拉拢对象,其实主要看中的还是这些人的号召力。
由于谢枋得的威望极高,元朝先后五次要他出来做官,但都被他用严词拒绝:要我抵抗蒙古人的入侵,我毫不犹豫!但是要我做元朝的官,万万不从!
元朝皇帝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命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将谢枋得绑起来,押送到大都,他要亲自会一会谢枋得。
然而谢枋得从开始出发那天起就绝食,你不是要来硬的吗?我宁肯饿死也不当你的官!
那个魏天佑就劝他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的谢太后,小皇上都投降的我们大元,你一个小喽啰装什么英雄!”
一句话反倒是提醒了谢枋得,他一想:对呀!太后和皇上还在大都呢,我要活着去见他们。
于是开始停止绝食,但是每天只吃一丁点的蔬菜水果,能把生命维持到大都就行了。
魏天佑倒是乐了,他以为谢枋得想通了。他哪里知道,谢枋得这是延续生命等着见皇太后和皇上呢。
到了大都,谢枋得暂时被关在了悯忠寺(今法源寺)。此时他才得知皇太后早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小皇帝宋恭宗也被忽必烈遣送到了吐蕃。谢枋得心灰意冷,最后一点活下去的动力也失去了,他指着墙上的曹娥碑痛哭道:“一个弱女子尚且如此英烈,我难道还不如一位小女子吗?”于是,便开始继续绝食。
到第五天,已经是奄奄一息的谢枋得忽然两眼放光,口里不住念叨着:“皇上回到临安了,大宋又复国了!”,只见他挣扎着爬起来,颤巍巍地朝南跪下,口中喊道:“我大宋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扑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
就这样,谢枋得为了不做大元朝的官,竟然生生把自己饿死!可谓赤胆忠心,铮铮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