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推送】南宋的最后一位忠臣

作为一朝之丞相,最痛苦、最感耻辱的事,莫过于目睹君王被俘、三宫受辱、山河易主,莫过于亲眼见到皇帝跳崖、群臣赴死、军民遭戮,自己却无能为力。

但这一切,文天祥都遭遇了。

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祥兴二年二月六日,南海广东新会崖山岛海面,一场旷世未有的海战正在发生。南宋朝廷的生命汞柱,正在归零。

蒙古大军从三个方向包围了南宋小朝廷,经过了长江丁家洲水战、焦山水战的蒙军水师已经强大起来,宋军的人墙防线被攻破,连营战船被焚烧,二十万南宋军民背水一战,或血战到死,或蹈海而死。左丞相陆秀夫在妻子儿女全部跳海而死后,毅然背起年仅八岁的幼主赵昺,跳入大海,尽忠殉国。副枢密使张世杰突出重围后,战船倾覆,壮烈牺牲。

崖山一战,南宋全军覆没,“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崖山,为南宋朝廷画了一个惨烈的句号,也画下一个悲壮的感叹号。这是大宋王朝历史上,也是中国朝廷史上最沉重的一页。

而此刻,在不远处的一艘海船上,南宋右丞相文天祥正痛苦而悲愤地目睹这一切。

他是作为蒙古大军统帅张弘范的俘虏,被押来观战的。文天祥拒降得斩钉截铁,让张弘范的劝降有些咬牙切齿。他阴阴地看着这位闻名已久的同龄人说:“我要让你亲眼看到,宋朝是怎么死在我手上的,看你降还是不降!”

把悲剧撕裂给你看,把制造悲剧的过程活生生地展示给你看,是多么残忍而狠毒。“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这一幕幕令文天祥有锥心之痛,欲哭无泪,“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想到那些卖国求荣、卖主求生而腰缠万贯的奸臣内贼,文天祥不禁怒愤难遏:“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悲愤与呐喊,痛心疾首与深恶痛绝,充斥着一代热血忠臣的胸膛。

张弘范此举,是想摧毁其心理、解构其尊严。可这不但没能降服文天祥,反而激起他反抗到底的决心。

文天祥此刻的想法只有一个,我堂堂大宋丞相,怎能降服于屠我军民、碎我河山的异族他邦!与其苟且,宁肯一死,为国尽忠。

自古谁无死  丹心照汗青

崖山海战之前,文天祥的心已死过两回。

第一回心死,是在三年前,即文天祥被元军扣押的日子。

公元1275年年初的一天,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接到诏书,蒙古大兵进犯,长江上游告急,南宋首都临安危在旦夕。朝廷被迫颁诏天下,号召各地以兵马勤王。皇上哀告,臣子焚心,文天祥闻诏痛哭,毁家纾难,组织义军,千里驰援京师临安。朝廷任命文天祥为江西提刑、安抚使,兼平江知府。

刚刚上任,蒙古大军就从金陵杀入常州。文天祥命将士出战,但义军毕竟不是正规军,各路人马被强悍的蒙古大军打败,或战死,或溃逃。文天祥弃守平江,退守余杭。此刻的大宋王朝风雨飘摇、朽木难支,不少在位的重臣猛将闻风辞朝而逃。危难之际,朝廷决定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加任临安知府,不久文天祥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期待文天祥作为中流砥柱,力挽狂澜。此时升官,实为赴汤蹈火,文天祥毅然临危受命,慷慨赴义。

公元1276年正月初二,临安被包围,元军统帅伯颜拒绝了南宋大臣陆秀夫的谈判条件。三天后,南宋朝廷谢太后派出使臣,到元军军营递交降表,表示甘愿俯首称臣,且尊称忽必烈为“仁明神武皇帝”,供奉真金白银、绫罗绸缎,仍然遭到伯颜严拒。南宋朝廷于是不惜降格,自称为“侄”,亦不同意,再降为“侄孙”,仍然不许,又乞求留一方圆小国以苟延残喘,还是被拒绝。元军欲吞灭大宋、统一天下之心,昭然于世。

作为提纲重臣的文天祥一面力谏朝廷赶紧秘密转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面满城排兵布阵,尽临安知府之责,与都城共存亡。但六神无主的谢太后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南宋朝廷的卑躬屈膝令朝内文武百官失望和愤怒,张世杰等重臣反对朝廷不战而降,纷纷辞朝而去,贪生怕死的重臣陈宜中也偷偷溜走了。在朝中无人的情况下,谢太后不得不倚重报国心切的文天祥,任他为右丞相。而右丞相,居皇帝右手的位置,是主相,掌管军政大权。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面对国难危局,文天祥挺身而出,他辅佐幼帝和谢太后,行使统领文武百官的权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独木力挺,任重如山。

这一年来,是文天祥成长最快的时期。在艰难中被提拔、危难中被重用,高官无厚禄,升官不发财,更无光宗耀祖的念想,唯有凶险,唯有艰险,唯有牺牲。但文天祥义不容辞,有“壮心欲填海”“一日定千年”之志。

公元1276年正月十八,呼啸的铁蹄狂奔到距临安仅三十里的皋亭山,突然停住了。元军统帅伯颜勒马叫阵,声称只有宋朝大丞相文天祥亲自来请降,方可商谈。

谢太后说,你去吧。国难当头,没有退路。为了保全江山社稷大宋朝廷,文天祥只能是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慨然前行,有一种当年荆轲的悲壮。

面对元军威势逼人的高头大马和寒光闪闪的蒙古战刀,势单力薄的文天祥强调,宋元之间是议和,是谈判,不是议降,必须平等相待。不卑不亢,傲骨凛然。他指斥元军侵犯大宋王朝、破坏社稷法统、践踏文明礼仪、滥杀无辜苍生,是野蛮行径。据理力争,义正词严。伯颜自知失道寡义,只好承诺“社稷必不动,百姓必不杀”。文天祥进而要求,元军必须先退兵平江或者嘉兴,再谈其他;如果元军想毁我宗庙社稷,则我大宋豪杰并起,抗争到底。文丞相态度坚定,毫无妥协之意。伯颜勃然大怒,以杀害文天祥相威胁。文天祥说:“吾乃南朝状元宰相,但欠一死报国,刀锯鼎镬,非所惧也!”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元军在场诸将无不被文天祥的凛然气势所慑,纷纷暗称他为“大丈夫”“北方相顾称男子,似谓江南尚有人”。

几场交锋下来,原本恼羞成怒的伯颜慢慢地欣赏起这个对手的忠诚、勇敢和睿智来,暗起降伏之心。伯颜放回其他宋朝使者,命他们按他的旨意写投降书,唯独扣留了文天祥。当文天祥再次见到伯颜和宋朝同僚时,已是在受降仪式上了。文天祥震怒,捶胸顿足,仰天长叹,痛惜南宋朝廷的卑躬屈节,痛斥元军的蛮横无耻,痛骂宋臣的卖国求荣。而此时的南宋朝廷已经解除了文天祥的丞相职务,解散了他的勤王义军。被掷为弃子的文天祥无可奈何,只能痛悔自告奋勇孤陷敌营,但仍然希冀有机会出去率兵杀敌、复兴大宋,“南国应无恙,中兴事会长”。

降元的宋朝没有了颜面,举国萧条悲凉,国玺被送往元大都,宗室子弟、文武百官收颌俯首,在临安城的瑟瑟寒风中排队进见元军统帅伯颜。被软禁在元营的文天祥一筹莫展,唯一的抗争便是缄默不语。

悲莫过于无声,哀莫大于心死。沉默,也是一种抗争。

元朝皇帝忽必烈下令,把文天祥押送到元大都。

1276年二月初九,押解文天祥的元军向大都出发,农历二月二十九路过镇江时,文天祥等十几人趁着夜色逃脱了元军魔掌,从扬州取道长江口,沿海路向南追赶小朝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一边寻找逃难的朝廷幼主,一边回首遥望江南故国,“昨夜分明梦到家,飘摇依旧客天涯。故园门掩东风老,无限杜鹃啼落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文天祥沿途组织残兵游勇投入斗争,但此时的宋朝军队已是兵心涣散,将士们互相猜疑、彼此设防,文天祥也多次被怀疑,险些被有戒备之心的宋将误杀;多次被元军逼得躲进丛林,甚至箩筐中,历尽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在逃离镇江京口过程中,文天祥经历了“定计难”“谋人难”“踏路难”“得船难”“绐北难”“定变难”“出门难”“出巷难”“出隘难”“候船难”“得风难”“望城难”“上岸难”“入城难”等。1276年正月十八文天祥被元军羁押元营,从农历二月二十九日逃离,到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终于到达福州,奉诏回归朝廷复任枢密使,一路上文天祥几乎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可谓行路难、路难行。

不仅经历“难”,还亲历了“死”。光从镇江到温州这一段距离,文天祥就体验了二十多种死法。痛斥元军当死,痛骂叛将当死,与元朝高官争执当死;逃往京口,随身携带匕首,随时准备自刎;在江面遭遇元军巡逻船,差点儿葬身鱼腹;逃往真州在城门处徘徊,被怀疑,差点儿被处死;过瓜洲突遇元军哨兵,差点儿被打死;扬州城下进退两难都是死,桂公塘外元军路过险被擒,贾家庄口哨兵盘查被欺凌;夜逃高邮迷方向几被陷死,清早竹林遇骑兵差点儿暴露;过高邮、海陵、高沙、海安、如皋、通州,数次死里逃生;乘一叶小舟,涉万顷波涛,几回险遭船翻人亡,终于到达温州。九死一生,但九死不悔。

第二回心死,是在崖山之战的前一年,即文天祥被俘的日子。

这是公元1278年,南宋祥兴元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中午时分,在广东潮阳当地土匪引导下,元军汉军统帅张弘范帐下五百兵突袭深藏在五坡岭的宋军营地。正在吃饭的文天祥被包围,情急之中他吞服预先准备好的龙脑,想自尽表忠,不料因连日腹泻,药力失效未死,一众部将全部战死。

文天祥被押到张弘范跟前,元军官员命文天祥行跪拜之礼,文天祥坚决不从。张弘范与宋军总指挥、抗元大将张世杰是亲戚,但二人志不同道不合,各事其主。此刻张弘范要做的一件要事,是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义正词严地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背叛父母,可以吗?”文天祥拿出《过零丁洋》以明心志。当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不禁连声赞叹“好人!好诗!”越发对文天祥敬佩有加。但文天祥心已死,情不移,志更坚。

这一次,张弘范强迫文天祥观崖山海战,想让他亲眼看着南宋是如何灭亡的,让他万念俱灭、回心转意。

这是文天祥第三次心死。

心碎,万箭穿心;心痛,宛如刀绞。

征服不了,劝降无效,张弘范只得奉忽必烈之命,派人押送文天祥到元大都。一路上严加防范,防止文天祥再次脱逃。

路过南京时,文天祥看到昔日繁华的金陵城“草合离宫转夕晖”“城郭人民半已非”的衰景,深感“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发出“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的悲叹,表达出哪怕“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的决心,惆怅地期待“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铮铮铁骨硬,拳拳丹心坚。“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咬断牙根也要报亡国之仇。信念坚似钢,意志强如铁,字字皆悲秋,句句都是泪。

一路上,面对元军的好菜好饭,文天祥以绝食抗争。五个月后到达元大都,忽必烈派南宋旧臣高官劝降,文天祥拒绝道:“国家亡了,我只能以一死报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身虽在,心已死,化作磁针向南方。

壮烈鬼神泣  凛烈万古存

与强悍的蒙古大军相比,宋军明显处于劣势。一是宋军多为义兵,临时拿枪,腿软心慌,缺乏训练,没有战法。二是缺少战马,没有战斗力。宋蒙开战以来,蒙古人严控草原地区战马的生产和销售,不允许任何官方和民间向宋朝卖马,导致南宋正规军的军马严重不足,兵力数万人的主力部队配备的战马往往仅数千匹。蒙军一人多马,而宋军数十人一马,义军几乎全是步兵,根本不是铁骑弯刀的对手。三是猛将稀少,尽管有不少守将坚贞不屈、血战到死,但高级官员、中层骨干中意志坚定者偏少。朝中大臣仅剩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陈宜中挺到最后也逃往了温州,留梦炎叛逃投元,后来还担任了元朝大臣,反过来劝降。宋军损失之大、牺牲之惨烈,可想而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逃出元营的文天祥从镇江、扬州、温州,赶往小朝廷所在的福州,沿途组织残存军力和抗元复国民众,先后移师福建南平、汀州、漳州,广东梅州,江西赣州。在文天祥率领下,江西、湖南、湖北十多个州县被南宋光复,声震江南,曙光初照。


元军猛将、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一路追击文天祥部,从兴国追到方石岭。文天祥手下猛将纷纷战死,妻妾子女不幸落于元军之手。他突围后率余部转战循州、南岭、潮州一带,行军途中文天祥的母亲和他唯一的儿子相继病死于瘟疫。在广东水陆一带负责追捕文天祥和追击南宋小朝廷的,是元朝汉军统帅张弘范。1278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县北的五坡岭被执。欲死不能,尽忠未果。

被围追堵截的南宋小朝廷逃到了广东崖山,元军从三个方向发起总攻。宋军一方,刚愎自用的枢密副使张世杰命令将士们将所有大船连在一起,宛若一座海上浮城,摆出决战的架势,孤注一掷,背水一战,气势悲壮。元军一方,统帅张弘范捕获文天祥后,率水师从广东潮州、福建漳州方向逼近崖山岛,从江西、湖南翻山越岭追踪到岭南的陆路元军,截断了宋军的退路,以火攻方式焚烧张世杰的连环战船,一千多年前赤壁大战火烧连营的一幕重现。南宋朝廷无路可逃,只能蹈海而终,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文天祥所目睹的悲壮场面。

一个人为一个朝廷的劳碌,从此结束。

一个人与另一个朝廷的对峙,却从此开始。这种对峙,从元军扣押文天祥的那一天起,到公元1282年12月,元朝皇帝忽必烈准奏杀死文天祥的那一天止,历时整整七年。

其间,文天祥被关押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的一间“室广八尺,深可四寻”的土屋,历时近四年。在这个“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一年四季充满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等“七气”的空间,文天祥以中华民族历史上十二位忠臣义士的事迹激励自己,养“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的天地之正气,以一气敌压“七气”。他留下的《正气歌》充满英雄主义豪气、浪漫主义情怀,坚守的精神品格、高洁的灵魂净土,不怕困难的决心、藐视敌人的勇气。捧读此文的忠良贤德之士,无不潸然泪下、唏嘘不已、感佩万分。

这七年,元朝的最高统治者一天也没有放弃让文天祥降服、称臣的念头。忽必烈“既壮其节,又惜其才”,要以汉治汉、以儒治儒,非文天祥莫属;这七年,文天祥无时不在坚守自己的忠诚,与元朝对峙,同敌人斗争。

从元朝高层精心导演的“七劝文丞相”,不难读到一代英雄的凛凛气节、一代忠臣的耿耿丹心。

第一劝,是元朝丞相、元军统帅伯颜。前文提到他第一次见到文天祥就有佩服之意、劝降之心,而且传达了蒙古最高统治者的承诺,但换来的是文天祥的斥责、愤怒、鄙视,直至逃跑。这一劝,未遂。

第二劝,是元军汉军统帅张弘范。他不但亲手俘获了文天祥,还亲手覆灭了南宋小朝廷。崖山之战后,元军回兵广州,在海上大摆庆功宴,也是劝降宴,请文天祥到场,想亲自劝降。目睹了南宋的覆灭和元兵的嚣张气焰,文天祥痛心疾首、涕泪长流,斩钉截铁地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张弘范劝道:“国已亡,你就是杀身成仁表忠心,但有谁能把你坚贞不贰的事迹载入史册呢?文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如果能转变态度,像对待宋朝皇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皇帝说了,你可以得到宰相的位置。”文天祥回敬说“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并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豫让替君复仇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门客豫让为替主公智伯报仇,不惜用黑漆涂身、吞炭哑声,以毁身苦肉之计伪装难识,以行刺赵襄子,事败后杀身成仁。另一个是商民不食周粟的故事,说的是周灭商后,商朝小国的王子伯夷、叔齐耻为周民,不食周粟,他们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宁可饿死,甘死如饴。孔子称赞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张弘范深感文天祥的仁义如山、忠贞如铁,敬畏有加,不得不放弃了劝降的努力。这一劝,未果。

第三劝,是宋朝叛将高官,文天祥昔日的同僚、好友。元朝当局集中了一批文天祥的旧同僚,轮番来做说服工作,包括那位曾经利用职权阻止文天祥进京勤王,关键时候逃跑,后来直接投降元军的南宋状元宰相留梦炎,结果一一遭到了文天祥痛骂,只好羞愧而去。这一劝,未奏效。


第四劝,是元朝的平章政事阿合马。此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阿合马色厉内荏地说:“既然知道我是宰相,为何不跪!”文天祥大义凛然地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为何跪?”恼羞成怒的阿合马,只能对左右道:“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回道:“亡国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你不由你!”这一劝,未得逞。

第五劝,是昔日南宋小皇帝宋恭帝、沦为瀛国公的赵㬎。他是被忽必烈派来劝降的。昔日君臣相见,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无主之臣,何谈之有?文天祥伤痛不已,长揖不起,涕泗滂沱,只说了四个字:“圣驾请回……”此刻的文天祥,忠爱之心已从忠君护君升华到了爱国爱民。如今宋帝不再、山河易主,但文天祥生为大宋臣,死为大宋鬼,大宋情怀不释、情感不变、情结不解。这一劝,未见效。

第六劝,是妻女亲人。元朝统治者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天,狱中的文天祥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自己日夜思念的夫人欧阳氏和女儿柳娘、环娘被俘后现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奴仆的生活,不禁肝肠寸断,伤痛欲绝。他明白,只要他肯降服,一家人即可团圆。但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其意已决,其志愈刚。这一劝,仍未动摇。

第七劝,轮到忽必烈亲自出面了。他说:“你大宋的皇帝、宰相君臣全都选择了投降,你为什么还这么坚持呢?”这位深受汉文化濡染和影响的蒙古皇帝,对儒家思想十分推崇。他认为,打天下,南宋不行;守江山,蒙古人得向汉人学习。于是仿照南宋建立政权架构,依照汉文化建构宫廷文化,开办书院,尊孔尚儒。政治汉化,汉人治汉,是忽必烈治国理政的理念。要收复大宋遗民之心,必得大宋遗留之臣;要归拢汉人之心,必先降伏汉人之君。要实现这个愿望,必须寻找一位在汉人中有影响力、代表性、可控制的宰相人选。经过政界、学界调研,大家一致认为文天祥是最理想人选,只有他能一呼百应、众望所归。但同时又有人反对,说他在汉人中太有影响力,是不安定因素,为防不测,宜从速处决。何去何从,当尽快决策。忽必烈决定亲自面对文天祥,既是劝降,也是观察。没想到,被关押了三年的文天祥,仍然那么强硬坚贞,岿然不动。他对元朝皇帝说:“天祥深受宋朝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最后一劝,终未让文天祥降服。

这么长时间、这么大规模、这么多办法、这么高规格来劝降一个人,世所罕见;文天祥态度之坚决、抗争历时之长,面对各种软硬兼施的手段表现出的不动摇、不后悔、不妥协,前所未有。带血的忠诚,啼血的怒号,彰显了一位文人对信仰的忠诚,一代朝臣对朝廷、对君王、对社稷、对国家的忠诚。这种宁死不屈、坚贞不渝的忠诚,连他的对手、他的敌人都感到震撼、感到敬佩、感到绝望。忽必烈只能痛下杀心了。

公元1282年12月,距南宋灭亡已三年,大宋不再,江山易主,文天祥成了坚持到最后,唯一能够代表旧宋的重臣、孤臣。他留下绝笔,曰“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其意凛凛,其心昭昭。

公元1283年1月,临刑的那天,柴市口天寒地冻,云凝雾结,一片萧瑟。文天祥被押到刑场,坚毅从容,大义凛然。他笑傲群魔,笑傲死亡,笑傲一切胆怯与猥琐,任你疯狂嚣张,我自蹈节死义,狐死首丘,磁心向南。文天祥环视四周,问清南宋朝廷的方位,面南而跪,泪流满面,然后引颈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一颗伟大而炽热的赤子之心,从此跳动在中华民族的长河里,如灯引航,如标指路。

文天祥就义后,夫人欧阳氏在收拾遗物时,发现了他留在衣带间的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是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忠诚的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南宋的最后一位忠臣倒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英雄的丰碑,从此站起。

(选自2022年第8期《散文海外版》

2022年第7期《中国作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