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清事迹学习笔记
最近一个月,真是把人给忙坏了,天天加班,晚上很晚回来,早上又很早出门,真的是过的苦逼日子,还不被人理解与支持,我也不明白是不是自己在为人处事上还有不成熟的地方还是因为周围环境复杂的原因。
工作忙,把自己的精力与时间消耗不少。网络上的学习课程也落下很多,下周开始补上,然后还要复盘。
该来的总会来的总会来,都当成是一场人生历练吧!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
最近,学习了张富清的故事,深受感动,也帮助我看明白了最近经历的事情,自己遭受的真的不算什么,但是又说不清楚是什么在感动我,现在思路很乱……
是老人淡薄名利、无私的奉献精神还是在困难环境中,始终坚守初心的执着精神?为了理清楚思路,我打算整理下资料,其实网上很多现成的,我先收集自己需要的内容吧,好好整理下,理清思路。
1.和牺牲的战友比,我是幸福的
在你的亲朋好友或者同学同事当中,谁谁的爸爸是领导,谁谁的爸爸是富豪,谁谁的爸爸的兄弟是英雄,相信我们都清楚,可是有一家人,却不知道他们的爸爸是英雄是人民功臣,只知道他打过仗。
解放战争中,张富清炸毁、攻占敌4座碉堡,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
新中国成立第6年,他转业到湖北省来凤县工作,此后深藏功名,默默奉献。立功的事,老伴不知道,儿女们不知道,孙辈们更不知道——“只知道他当过兵”。
2018年底,因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张富清老人不得不拿出证书奖章,意外成为“网红”
“和牺牲的战友比,我是幸福的!”擦干眼泪,张富清内心充满知足和感恩,更充满继续奋斗的豪情。
面对记者,一提起牺牲的战友,老人就哽咽:“太多了!他们才是英雄,他们才是功臣!我有啥好显摆的……”他用手抹去泪水,老伴孙玉兰忙递上纸巾。对于记者来说,采访鲐背之年的老英雄,如同面对一部浩瀚的大书,满心敬惜,却不知从哪一页读起。当你慢慢读过去,能看到千军万马、波澜壮阔,能体悟为什么“共和国是红色的”。
2.瘦弱的张富清代替二哥去当壮丁
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省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逝,大哥夭折,母亲带着他们兄妹3人艰难度日。因为生活困难,张富清长到21岁时还很瘦小。
1945年,家里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打长工的张富清用自己换回二哥。因为羸弱,他被关押近两年,后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当杂役,目睹其种种劣行。
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被“解放”的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主动要求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718团2营6连一名战士。
换上新军装,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从这段信息,我感受到张富清老人具有为家人牺牲奉献的精神,家里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为了给大家庭留下劳动力,21岁仍然瘦小的张富清代替二哥去当壮丁,对于农家子弟来说,去当兵去打仗,凶多吉少,但是张富清老人为了大家庭牺牲了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