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是什么意思呢?阿毗(abhi)的意思是“上等的、殊胜的、卓越的”。达摩(dhamma)的意思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指“一切”,例如说一切诸法;有时指“有为法”,例如说诸法由因生;有时指“法所缘、法界、法处、善法、佛陀的教法”等等。因此,“法”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在这里,“法”是指究竟真实的教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论藏》是对跋嘎瓦的教法、要义给予精确的、系统的分类以及诠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一共有七部,称为“上座部七论”或“南传七论”,即:《法集》《分别》《界论》《人施设》《论事》《双》和《巴他那》。
1.《法集》(Dhammasaṇgaṅī)。dhamma是法,saṇgaṅī是聚集、集合在一起。此论是整个论藏的根源,极广泛地探讨了诸究竟法。
2.《分别》(Vibhaṇga)。vibhaṇga的意思是分别、解释。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Suttanta-bhājaniya)、论分别(Abhidhamma-bhājaniya)和问分(Pañhapucchā)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又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抉择。
3.《界论》(Dhātukathā)。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讨论一切法。
4.《人施设》(Puggalapaññatti)。puggala是人;paññatti是概念。这部论主要讨论不同种类的人。
5.《论事》(Kathā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由摩嘎利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著,目的是批驳流行于阿首咖王时期的邪见。当时有很多外道假装成比库,混进僧团中来,所以摩嘎利子·帝思大长老在三藏结集时造了这部论,破斥当时的各种邪见。
6.《双》(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说:“是否一切善法都具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的都是善法?”以这种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
7. 《巴他那》(Paṭṭhāna)5。此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一部论,传统上称它为《大论》(Mahāpakaraṅa)。此论和前面六部论不同。前面六部论侧重在分析诸法的名相,这一部论则用二十四缘的方法贯串一切诸法。缘的意思是条件、关系,把前面所讲的诸法都贯串在一起。如果把前面几部论所探讨的诸法比喻为珠宝,《巴他那》则是用二十四缘这条金线把所有的珠宝都串在一起,所以它的价值和意义就可贵在这里。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把这部论视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证明。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先熟悉前面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所讲的诸法整理、统合起来。
《阿毗达摩》的来源
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阿毗达摩”并不属于弟子的范畴,而是佛陀的领域。在注释《法集》的《殊胜义》(Atthasālinī)里提到,佛陀在证悟正自觉后的第四个星期,坐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ghara)省察“阿毗达摩”。这里所说的宝屋并非由宝石所建造的房子,而是当年佛陀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跋嘎瓦在这里从《法集》开始省察、思惟,当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光芒,但省思到第七部《巴他那》的时候,他的身体发出非常强烈的光芒,这些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因为这证明跋嘎瓦当时在省思非常深奥的法,所以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的一切知智是在《巴他那》。我们现在看到有些佛像背光所发出的这些颜色光,呈现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和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以及现在佛教使用的六色教旗,就是根据这个典故设计的。
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教导,同时也认为佛陀并不是在人间直接向弟子们开示,而是在三十三天界(Tāvatiṃsa Devaloka)开示的。
佛陀在证悟正觉后的第七个雨安居到了三十三天界,坐在珊瑚树(Pāricchattaka)下的黄色石座(Paṅḍukambala- silāsana)上,用[相当于人间]3个月的时间,向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人及梵天人开示“阿毗达摩”,当时主要的听众是佛陀已经去世而投生到喜足天(Tusita)的母亲马哈马雅(Mahāmāyā)。他现在已经不是女人了,而是一位男性天子。
当佛陀在开示“阿毗达摩”的时候,为了维持色身,也会到北古卢洲(Uttarakuru)去托钵乞食,然后坐在无热恼池(Anotattadaha)边用餐,用餐后再到旃檀林(Candanavana)作日间的住处。那时,法将沙利子长老就去那里履行弟子的义务,之后佛陀会简要地向他开示在天界所说之法,并说:“沙利子,我讲了这么多的法。”就像站在岸边用手指着海洋一样,如此,佛陀将阿毗达摩的法要教导给证得无碍解智的上首弟子沙利子长老,长老则能对跋嘎瓦所开示的法要以百种、千种,乃至十万种方式来阐释。沙利子长老将每次从导师之处学到的法要,再传授给他的五百位比库弟子们,如是建立了“阿毗达摩”的传承。
有三种不同教法的“阿毗达摩”:佛陀在三十三天开示的为详尽法,也即是最详细的教法。跋嘎瓦再对沙利子长老讲的是简略法,因为长老拥有无碍解智能够了解。沙利子长老再把它传授给他的弟子们,用的是中等的方法,也就是不详不略的教法。
因为能如此精微、细致地分析诸色法、心法、心所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诸缘),并且能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并非属于弟子的范畴,而是佛陀之智的领域,所以,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阿毗达摩”源自佛陀。佛陀对沙利子长老开示了“阿毗达摩”的法要,而现存的《阿毗达摩藏》则是沙利子长老对此法要的进一步阐释。
佛陀在世时就已经出现了阿毗达摩的论母(Mātikā)。我们在经典中常会看到,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几种人是专门持诵圣典的,有称为“律藏持者”是专门背诵《律藏》的,还有“经藏持者”或者是只诵持一部的“长部诵者”、“中部诵者”、“相应部诵者”等。还有一种是专门持诵论母,也就是背诵阿毗达摩纲要的“持论母者”(Mātikādhara)。在佛陀在世时,阿毗达摩主要是以论母的方式流传。在第一次结集时,将论母编在《小部》里6。一直到阿首咖王时代的第三次结集,七部论才最后定型,编集为《法集》《分别》《界论》《人施设》《论事》《双》和《巴他那》。阿拉汉马兴德等传到狮子洲的论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藏》。
学习“阿毗达摩”之后,能够明辨善恶、明辨是非、明辨正邪。有一位北传法师学“阿毗达摩”很认真,也学得很不错,他说曾听一位有名的法师说:“所谓的善恶并没有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衡量善恶的标准也不同,所以善恶很难有个标准。”听起来好像真的有道理。然而,当你学了“阿毗达摩”之后,就会很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阿毗达摩很清楚地把善恶的标准告诉你,不会似是而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很清楚!“阿毗达摩”会告诉你业果法则,也就是因果律。因果法则并不会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而改变。你造下的业,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不会在这里是善,到那边又是不善,是正是邪,了了分明!
当你学了“阿毗达摩”之后,你会很容易辨别哪些是邪门外道,哪些是旁门左道,它们到底是不是佛陀的教导。假如有一个人跟你说:这是某某大师、某某上师说的法,如果你已经学了“阿毗达摩”,你就有一把尺子能够自己去衡量是与非、正与邪。阿毗达摩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说某一种法是正法、某一种法是邪法,它只是给你一把尺子,你自己去衡量。为什么呢?因为阿毗达摩直接指向我们的身心深处,就像一把利剑直接去捅你的烦恼,而且一捅就捅到烦恼的最深处。到时,那些法与非法、正法与邪法,你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如果我们想要明辨善恶、明辨是非、分清正邪,学习“阿毗达摩”不愧是一种简单又直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