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需要加强锻炼,腰背酸痛的毛病又有点反复。
晚上叫上老公,一起打羽毛球,今天是第二天。
跑步总是让我心生害怕,所以还是找个别的方式吧,不是大家跑步,我也得逼着自己跑步的。我相信任何一种运动,只要能持续去做,对我就是有帮助的,我不需要跟随其他人。
不过,羽毛球是需要两个人的,对于双职工带俩娃,没有阿姨或老人搭把手的情况下,想要在下班后坚持这项运动,我觉得也是有些挑战的。
今晚想记录一句话,一句让我特别惊喜和意外的话。这句话来自我的5岁女儿。
晚上哥哥去写字了,我们俩带着妹妹去打羽毛球,她在旁边骑车玩儿。
她就这样一圈一圈在我们旁边转着,经过我们身边的时候,会做着表情,发出声音,或者停下来看一会儿。
后来一次,她停下来看我们,当我们其中一人接不住球的时候,她冲着丢球的人喊:“不怪你哟!”声音又响又嗲。第一次喊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新奇又好玩,哪里听来的话呢?
我们不断会接不住球,她一直停着车为我们喊:“不怪你哟!”“不怪你哟!”“不怪你哟!”,乐此不疲的。我被逗得不行。忍不住在她喊的时候,过去亲一口。
后来,她每喊一次“不怪你哟!”,我就回应她“我爱你哟!”。
于是这个场地就进入了“不怪你哟!我爱你哟!”的循环播放模式,每次听到我对她说“我爱你哟!”,她会做特别惊喜状,瞪大眼睛,抬高眉毛,脸蛋吸得瘪瘪的,嘴巴是O型的,保持个2秒钟,然后大笑出来。
我太喜欢这个对话游戏了,她也特别兴奋。
这个“不怪你哟”游戏持续了将近十多分钟,为这场羽毛球注入了太多回忆和美好,多么感谢女儿的天真无邪!
如此轻松的语调说出“不怪你哟”,是非常能缓和气氛,让人放下愧疚之心的。
我们和别人打羽毛球,接不住,很可能在内心里会觉得“哎呀,这个球都没接住”“哎呀,太远了/太高了”“你打太轻了/太重了”,甚至有时候也是不自觉就会在接不住的瞬间脱口而出的。
其实细想想,这些都是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一种谴责,虽然程度很轻,但明显是把接不住球的责任放在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身上。羽毛球就是两个人的游戏,最后变成不是我错就是你错的结果。
也许我们并未意识到,但潜意识就这样在做着工作,语言也会不时暴露我们,可我们就是没有意识。
当女儿说出“不怪你哟”这句话的时候,我那个瞬间有如释重负,被击到的感觉,这个声音直接射进我的内心。
这么一句孩童的语言,让我重新感受晚上的这场羽毛球运动,接不住球也没事,不会叹气,不会可惜,不会怨老公。这些不会,不仅是语言上没有,内心也没有,是非常释然的一种状态,只享受运动本身。因为我在孩子和老公的眼中,我就是那个被他们爱着的人,他们无条件爱我。
孩子总是让我们惊喜,并督促我们成长。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自己以前经历过,可是陪着他们再成长一遍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我们会经常忽略生命本身,叠加了太多对事情的判断、偏见、指责,而忘记去看见背后那个活生生的人。
谢谢你,我的女儿,我爱你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