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送别了吴正宪老师,很遗憾!今天上午迎来了吴正宪团队的张秋爽老师。张秋爽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我就被张老师的笑容深深的打动了。
张秋爽老师授课内容《平行与相交》,张老师用“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四个成语把线段、射线、直线完美诠释。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展开,引导着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学习。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张老师说:有一些课,我们需要抓大放小,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紧接着,聆听了张老师的讲座《图形的认识课表解读与空间观念的培养》,让我对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读懂孩子的语言,做孩子的翻译官,学生的学习是由学生自身的经验向科学概念变化的过程,我们作为教师要幻影、对接、调整、利用学生的经验,完成学生的认知。
中午,宿舍中一位金水区某小学的教师从同事那拿来了贲友林老师在今天上午讲课的视频。得到了这样的资源,我们宿舍的三位老师没有休息开始听贲老师的课,贲老师用一张“分数墙”引导着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贲老师自始至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主动权学习权还给学生,把更大的表现舞台留给学生。贲老师学为中心的教学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
为了让这为期五天的学习更有价值,下午我毅然决然的来到了友林班蹭课,今天下午所有的班级都没有安排导师课程,所以没有机会听到贲老师课。但是学员刘睿老师讲的《圆的认识》和曹青青老师的说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也同样很精彩。说课有没有必要写教学目标?在这个问题上学员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贲老师说:教学目标一定要写,这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情感目标一节课是达不到的,但和每节课相关。我们要将目标写的更加贴近学生,只有目标更加清晰,课堂才会有更明确的方向。贲老师幽默风趣而又犀利的点评让各位学员受益匪浅,让学员们们领略到了不一样的教学魅力,也让大家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学课堂。贲老师在报告中曾说过:“学为中心,学不止是学生的学,还有老师的学,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追随心目中的导师,挖掘孩子的潜能,培育孩子心中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