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23 记

从老屋中翻出了笔记本电脑,已多年未用,盖子和键盘上泛着点点黄色的污渍,屏幕也落了一层灰,万幸父亲偶尔在家办公使用过几次,所以目前还能开机。

那是2016年元旦发布的一款机型,随着产品迭代,如今已经不堪重负,走起来像耕田的老黄牛。即便如此,还是下决心拯救一翻,毕竟伴随自己多年,承载了许多记忆。

一张张照片,有张家界、洛阳、连云港旅行时的,也有平顶山、安阳赶考时的,还有大学四年里的点点滴滴,时间最近的是2018年底结婚时的。

还找到了毕业时的论文,以及当时为写论文查找的一大堆资料。大三时的某天下午,在图书馆被《呼啸山庄》的故事所吸引,只用了四天,一口气读完了全书,那种浓浓的压抑感,久久不能释怀,在了解作者生平及文化背景后,又找了英国拍摄的同名电影观看,自然是对作品非常熟悉,出于兴趣以及偷懒目的,毕业时选择了希斯克利夫异化这个课题。

占空间最多的,是从网站下载的那些剧集。高中三年的艰苦岁月后,全在大学时得到了回馈,每周有那么几天,等待自己喜欢的剧集更新,第一时间去获取刚出炉资源,比如《权力的游戏》《真探》《纸牌屋》。特别是在夏天,从外面买上一杯加了冰的西瓜汁,回到宿舍坐在电脑前,几个人坐在一起观看,不时对剧情进行讨论。在毕业后一段时间里,依然保持定期追剧的习惯,但后来渐渐没有了热情。

花了些时间,终于把它擦拭干净,看起来崭新了不少。仔细甄别后,删除了许多无关紧要的视频,又卸载了一些没用的软件,这老黄牛基本能跑了,但距离预期还很远,认真分析后,认为需要加个内存条

下午,跑去电器城询问了一番,价格300多,还能接受,决定明天带电脑过来。今后,它还需要再陪我走一段路。

图片来自华为杂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