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nl
尽管2021年房地产哀嚎不断,但越来越多迹象表明:明年房地产正迎来春天。
图示
在年度经济会上,高层表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消费”,这一表态无疑给当下寒冷的房地产带来了生机,明年房地产回暖势在必行。
事实上,房地产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GDP构成,房地产行业GDP已达74553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的7.33%。如果再加上房地产所拉动的建筑业、家具、家电等,这一比重有望突破20%。
此外,房地产还是多个城市财政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20年就有21个城市卖地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的100%以上。其中不乏省会城市,比如广州、西安、武汉、南京等。
而扩大到全国来看,2020年全国买地收入超8万亿,这个数字已占财政收入的一半,地方财政收入的84%。
图示
房地产不景气,城市财政就要受到震荡。今年几次集中土拍就已经出现了多城土地流拍,无开发商拿地的窘境。
比如,两轮集中土拍中长沙第二轮流拍率高达66%,就连北京也达到了61%,许多城市的新区还出现了“国资接盘”的情况。如成都东部新区,该区曾在今年11月前后释放过多宗优质地块,土拍前还邀请多家头部房企考察,不过最终还是以“国资接盘”的结局收尾。
图示
而在房价上,不少省会城市都挺不住了,房企打响“价格战”,二手房价格不断下滑,甚至还出现了“零首付”购房的情况。
省会城市也扛不住了?
据房价行情网显示:11月全国二手房价格同比下跌的有11座省会城市,其中哈尔滨二手房价格同比跌幅达到了12.79,直逼13%,同期兰州跌幅9.09%、呼和浩特跌幅为5.03%,甚至连西南重镇的成都也出现了1.87%的下滑。
二手房价格下跌的11座省会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兰州、呼和浩特、长春、拉萨、成都、南昌、西宁、沈阳、哈尔滨、南宁。
图示
按理说,省会这一级城市拥有全省最优质的资源,他们的房价抗风险能力要比普通地级市强许多,但哈尔滨、兰州等省会城市房价抗风险能力为什么这么弱?
观察省会二手房价格跌幅达4%以上的城市会发现:他们都面临经济、人口等增长乏力的情况。
比如跌幅最高的哈尔滨,有人将这座城市称之为“最失落的省会城市”。
哈尔滨图示
作为曾经的工业重镇,哈尔滨曾在全国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中位居第六,但如今风头不在,2020年哈尔滨经济总量仅有5183.8亿元,位居全国第44名,增长表现远不及东部沿海地级市。
经济增长的乏力也让哈尔滨常住人口不断下滑。据七普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哈尔滨常住人口不增反减,从2010年的1063.6万人降至2020年的1000.9万人,十年凭空消失60多万。
如果人口再降下去,哈尔滨千万级人口的城市段位将降为百万。这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是很难想象的,有的城市一年增长几十万、十年增长几百万,但有的城市却1个人都抢不到,城市之间的发展就是这么魔幻。
图示|源城市战争
兰州的情况相较于哈尔滨也差不多。三线建设期间,兰州作为重点城市,GDP一度跻身前20强,不过今天拉开了看,兰州只能在百强城市末位摇摆,2020年兰州GDP为2886.7亿元。
兰州虽然在经济上比不上哈尔滨,但在人口增长上兰州表现十分强势。据七普数据,过去十年兰州常住人口增长了74.3万人。
也难怪,在经济比不上哈尔滨的兰州,在房价跌幅上跑赢了哈尔滨。
这反映出,城市房价抗风险能力有多强、增值潜力大不大,与城市常住人口息息相关。
不过,哈尔滨和兰州也是有苦说不出啊,城市禀赋是硬伤。哈尔滨和兰州作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在新兴时代下哈尔滨和兰州等老工业城市在起跑线上就慢了一拍。
同时,哈尔滨受制于寒冷气候的影响,城市发展更加困难。
在12月,在南方的深圳人们还可以穿着衬衣去咖啡馆谈生意,但在哈尔滨这个季节能出来的多半是生死之交。
这次重新定调: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明年房地产能迎来多大的利好值得关注。
关注公众号(城市新未来)获取更多城市发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