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禁感到真实并非肉眼可见的贫乏,因为生命生生不息,其中自有不可思议的伟力,而单凭这一点,活着,并且继续活着,就值得骄傲和敬畏。”
——《故园如此声》
能够对作家的文字感同身受,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从读过到读懂想必都要经历过了一些说不出的痛,在别人的句子里看到自己的心情有种久违的知遇感。童年,家园,熟悉的乡音,点点滴滴的世事人情,在远离又无法回归后,变得更加可贵……
《故园无此声》收录了吴钧尧,郑丽卿,吕政达,苏玟璇,杨富闵,龚万辉,吴松明,黄信恩,黄志聪,李秉硕,张光仁,方秋停,叶国居,张怡微,简媜,黄锦树,姚秀山,徐国能,李欣伦,宇文正,郝誉翔,郭强生,廖玉蕙,陈栢青,包子逸, 蒋勋,吴敏显,黄丽群,杨明,朱天文,舒国治,杨隶亚等三十二位台湾作家的美文。
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名字对我来说极为陌生,但能在这些文章中感受到一种共同的情怀,对亲人,对家乡,对故园的眷恋,温暖而亲切。那些珍藏在童年中回不去的过往,伴随着他们人生的成长,一路风雨,颠沛流离,从青春年少到老成持重,唯一没有变的是心中深深的思念。
《离岸》里弹钢琴的小男孩,在一座古老的建筑里开始了自己一辈子的归宿。一年四季埋头在琴房里苦练,李斯特的《钟》,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后宫诱逃》,德彪西《牧神的午后》,每一首乐曲背后都是孩子们成长的故事,这是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的地方,有些旋律会一辈子流淌在心里,还有那个喜欢的人,身影依然清晰……
第一次听到“切心”这个词。一卷空白的录音带的故事也把我带回了少年时代,当时录音机,卡带都时髦的玩意。好不容易能够弄了一盘原声带,总是赶紧拷贝下来。主人公对声音极为入迷,一天到晚到处去捕捉不同的声音。因为咬字不清把“菜心”说成“切心”,这也成了他跟阿嬷之间才懂得语言。每次他希望阿嬷多吃一点,就会让她多多“切心”。儿孙间久违的亲情让我想起自己外婆。以前暑假常在外婆家住,她总是给我开小灶,咸蛋蒸肉饼,煮毛豆,还有开洋豆瓣冬瓜汤……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极鲜的美味。
写理想国的舒国治居然也写起美食,《榨菜肉丝面》读到了他的接地气。吃面在台湾很流行,不过榨菜肉丝面却濒临灭绝。因为价格不上不下,点的人不多,做得好吃不容易,没什么店有卖。虽然作者从美学层面上讨论了这碗面,却很难在小吃行业萎缩的空间里觅得相应的味道。不知道上海有没有面店做,有也可能比较少吧。如果开一家只做一碗面的店算不算是“理想国”。文人笔下的滋味多少带着自己回忆中情结,但如果真做的好吃,应该不愁没客人。
喜欢台湾作家的散文,觉得他们更贴近生活,有传统文学的润泽度和圆融的美感。人总是免不了在琐碎的日常中慢慢消磨着光阴,不过因为有信仰,日子可以变得笃定从容,更多希望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