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童私学”前一些日子很火,12岁上大学,这个梦想辉煌的有些可怕。其背后是社会对于“天才”的趋赴,更是“神化”教育的现实呈现。
我对“圣”一向抱有清醒的警觉,对由“圣”入“神”一向反感。圣,必然不是普通人,是我们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普通人的拒绝。“人上人”的思想从来没有从我们的思想中消失,为了成为人上人,可以吃苦,可以忍辱,可以放弃人格自我作践。成龙成凤成圣成神,就是没有成为普通人。这,正是我们传统乃至现在教育中的癌症。
朗朗也是被称作“天才”的音乐人,他回忆起自己的学琴经历,痛苦始终阴魂不散。他的父母,威胁他如果不练的话就会从楼上跳下去。我想郎朗内心中的阴影面积会比常人大很多。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的宁铂回忆说,如果时光可以重来,他绝对不会读大学少年班。这是对自己过往的全然否认,那种内心体会,也许只有当事人可以体会了。
当事人的痛苦,是可以被稀释和忽略的。就因为父母、社会、教育出于自私的考虑,把孩子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维护自己虚荣和利益的武器。作家蒋方舟说:天才,是对成人世界的献媚。这句话更深层次的解读,就是对于“失败了”的父母,要求孩子去承担自己失败的后果,或者要求孩子去完成自己不能够完成的梦想。
这如果从心理角度分析的话,其实是一种自恋。
比方反思我们“孝”文化中的“顺”,就是从父母的角度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提出来的。“顺”就是“不逆”,就是满足父母的愿望和欲望。这种愿望和欲望越加“超越现实”就越能显出孩子的“孝”。这种一元中心的思想,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恋心理。自恋的出发点是自私,没有自私就没有伤害,但又能够有多少父母明白这一点?
天才梦,是许多虎爸狼妈的现行表达。在一个“比”的社会里,一切都可以成为比的筹码。漂亮、才艺、成绩、财富……我一向不看好媒体中小孩子的才艺展示,原因就在于展示往往成为“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感受和感情,孩子的三观培养,都成了可以被忽略的过程。比,是两把匕首,无论是胜出者还是被淘汰者,所受到的伤害,只是内容的不同,本质上都一样。如果父母脑子有问题,要让孩子由“圣”入“神”,那就等于亲手杀死了自己孩子的未来。
对成功的渴望,被放大到孩子的全部世界时,悲剧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成功学的流行和成功学大师的火热,正是这种自恋心理的潜在市场。他们的出现,满足了自恋未满者的心理欲望,使他们产生了完成了“自己是完人”的心理催眠。在催眠中,麻木和残忍也就相应产生。
对于“圣童教育”或者“天才教育”,还是远离的好。如果作为父母还没有自恋到麻木,没有自私到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