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后的我们,更愿意对陌生人说心里话

小时候,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每时每刻的情绪都黑白分明。

开心就笑,难过就哭,毫不避讳,也无需掩饰,因为大家都是一样,谁也不会嘲笑谁。

那时候的感情是最简单直白的。

到了青春期,我们开始变得敏感。有的人坚强勇敢,有的人内心脆弱。

但是每个孩子都渴望被人注意、被人关爱。除了开心和难过,我们还有别的情绪。

那时候的感情是最丰富多彩的。

长大后,尤其是走出校园参加工作以后,我们好像突然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进入社会才知道,我们以往受过二十几年的教育,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亲身体验过后,发现这个世界远比书中描绘的复杂。

初次步入职场时感觉新鲜、刺激,接下来可能是惊险、意外,最后一身狼狈、疲倦不堪,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原点。

长大后,我们学会了戴上面具,掩饰自己的情绪。

小时候说真话,那是天真烂漫;长大后说真话,会被认为不谙世事。话多的被人说不成熟不稳重,话少的又被人说孤僻不合群。
小时候说一次谎,大人会狠狠批评,叫我们做人要诚实;长大后每次说好听的假话,大人会笑得合不拢嘴,夸我们情商高。

现在的我们,感情是最难以捉摸的。

小时候我们不开心了,会跟父母诉苦;上学时难过了,我们喜欢找朋友倾诉;现在遇到不顺心的事了,我们却更愿意在一个陌生的平台对着不认识的人说。

长大后我们对于感情反而更谨慎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直白纯粹,总是反复试探。

上学时我们几乎天天都在一起,所以清楚地知道朋友会一直在身边,至少毕业之前不会有大的变动,我们知道彼此的脾性,所以可以毫无保留说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工作以后,朋友各自天涯,我们有着不同的路要走,有不同的圈子,即使再好的朋友一年也只能见几次,平时就只有手机联系了。

而发信息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害怕打扰别人,害怕别人不回消息,害怕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重要,害怕受到伤害……

于是我们不敢再轻易对身边人敞开心扉,因为害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反馈。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一个陌生的社交平台或网络平台(比如简书),对着陌生人说出或写下自己的心声。

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也有很多陌生网友看到我们的文字,听到我们的声音后,觉得志同道合,或者觉得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引发共鸣。

这时候我们从陌生人处得到的反馈,反而比朋友亲人的老生常谈分量更重,得到的激励也更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