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开学日期确定了,15号。”
“好吧,那估计我们也快了。”
“你打算什么时候见我呀,你就不想我吗?”
“当然想啊,但是起码等到开学后见吧。”
“15号我去学校会路过你们市,要不咱们见一面吧。”
“可以。”
【晚上睡觉前】
“15号能见吧?”
(五分钟后)“我不知道我们县通往市里的火车通了没?”
“好吧。你在干嘛?”
“搞毕设。”
“嗯嗯,你忙吧,晚安。”
“好好休息。”
【第二天】
“我还是想问一下我们15号能见吗?”
“我今早问了我妈,她也不清楚火车通了没。”
“你可以去试着买火车票啊,有的话肯定就通了。”
“那不一定。”
“你在干嘛?”
“刚起床。”
“你是不是就不想见我?”
“我是因为可能去不了啊。”
“为什么?”
“除了不知道火车通车没以外,我没有衣服穿了。”
“好的。那你在家慢慢等着开学吧。”
(没回……)
【过了一会儿】
“跟我没什么说的是吗?”
“是。”
“回答的真够直爽,”……“分手吧。”
真正的离开总是悄无声息的,而大吵大闹地嘴上却说着离别话的人,往往只是想要被哄一下。说完最后三个字并把他拉黑以后,我打开了游戏助手,不出意外的发现他今天很早就开局了,可我的心却很平静。
刚在一起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我们有大把的文字用来挥霍所谓的情意,因为是异地恋,所以聊天记录刚好也成了我们爱着的证明。我们分享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互诉晚安、也在互相成长。
我经常跟你算起,我们是谈了两年的恋爱,可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却不足10天。你想,异地恋见面是有多么的不容易。直到今天,我们已经有将近七个月没见面了。
那时因为有你,我觉得自己是真实存在着的。可到后来,我们的异地恋终究逃不了渐行渐远的走向。
其实很多关系都是从第一句冷漠的言语开始走向了冰点,很多人也是攒够了失望就离开。在这一点上,我相信人类是默契着的。
哪怕是因为你生病时他的不闻不问,还是在他打游戏时对你发的脾气。这都和刚开始的恋爱背道而驰,我们不再能真切地感知到对方了。
可真正与异地恋挂钩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实是物质基础。在我看来,这个不仅仅是钱,还包括一个人的金钱观。人不能单纯为了钱活着,可没了钱,人拿什么活着。
两年的爱情里,当我提出一个小小的想法时,得到的最多的回答就是“没钱”,长此下来,被金钱支配的恐惧离我还远吗?事实上我不介意一个人没钱,哪怕他一无所有,但我相信未来日子还很长,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可是人一旦固步自封起来,思维变的局限了,人也变得呆板了。在这样的异地恋中,我们好像成为了“有感情的机器人”。维持关系是我们的任务,可我们的关系也仅限于此了。
当我意识到你在犹豫为我付出什么的时候,我好像也有一些望而却步,“值不值得”这几个字眼也频繁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不敢说自己在这段感情里问心无愧,但真诚是足够了。
心理学上有个“博萨德法则”,又称“爱情与距离成反比效应”,这个法则就解释了为什么异地恋会渐行渐远。
如果恋人天各一方,又不能经常见面,彼此的感情就会逐渐变淡。男女间的物理距离太大也可以导致心理距离的疏远,可以说,距离是爱情的头号敌人。
每一段感情都来之不易,异地暗恋的我们更是这样。的确,我们可以找个很好的打光角度去和爱人视频,也能隔着屏幕说出动听的情话。可无论怎么样,真诚却是最不能丢失的。
有时候,承诺在感情里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如果你做不到的事情,说话时就一定不要太绝对。不要在把期望留给别人的时候,也把伤心的可能性附赠给对方。
希望美好的爱情能光顾你我,也希望大家异地恋的结果是“我再也不会放开你的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