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职业生涯的第一课,叫(职业化),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门课,我学到的不是什么“硬知识”,而是一些细枝末节,比如,独自乘出租车,应该坐在哪个位置?如果老板开车,应该坐在哪儿?如果老板开车、上级也在,应该坐在哪儿?如果老板开车、上级也在、同行的还有一位女士,应该坐在哪儿?等等。
有的人可能不耐烦了: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吗?随便找个空位坐下就行了,别人不会在意的。其实,我从这门课中获益最多的,是这些职业化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永远要站在“对方舒不舒服”的角度考虑问题。让跟你打交道的人感觉舒服,这就是职业化。我们吧享受这种职业化并给别人带来舒适社交的人,称为有教养的人。
互联网时代的速度变化,给很多过去的有教养的人们出了难题。他们逐渐意识到,过去某个场景下的职业化行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可能变得不礼貌,甚至还会造成很多问题。所有的商业人士都需要上一堂“互联网时代的职业化”课程,理解在新时代与客户、伙伴,甚至是自己的员工打交道的方式。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的客服人员被客户投诉,原因是客服和客户聊完之后,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过去。他的本意是示好,没想到却被误会了。这听上去很不可理喻,但是在如今的社交媒体中,微笑表情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含有贬义——我就静静地看着你,不说话。
有些人可能会拍案而起:这是谁定义的?在我字典里,微笑表情就是友好的意思。然而,我问了自己身边几位年轻的伙伴,他们都不这么认为。这就是可怕的代购。
网络上流传过一个段子:一个年轻人看到自己父母的微信聊天记录,妈妈给爸爸发了三个微笑表情。年轻人以为父母闹矛盾了,生怕他们下一秒就要打起来,赶紧打电话询问,结果妈妈说:“我们没事啊,我觉得微笑表情挺好的,就发了。”
职业化,就是让别人觉得舒服。如果别人(尤其是客户)觉得舒服的方式变了,那么我们也得跟着变。这其实是很多传统企业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遇到的底层文化障碍——他们不是不愿意接受,而是根本不知道、不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文化。
表情图像是职业化在微信礼仪方面的一个体现。类似的高危表情还有“微笑挥手”,在很多微信语境下,它已经不是“再见”的意思,而是笑着说“再也不见”。
微信里的交流方式也有变化。比如,一个人发过来“你好”,如果彼此之间不太熟,大多数人会选择不回复这条消息(尤其是在忙的时候)。但如果这个人因为没得到回复,锲而不舍地又发过来一句“在吗”,这就有问题了。微信中问对方“在吗”,就像过去问别人“你有男朋友吗”。不是完全不能问,关键要看是谁问——你和对方很熟吗?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沟通工具的特性导致的。比如,电话是一种同步独享的沟通工具,你愿不愿意和对方沟通,可以通过按不按“接听”键来决定。一旦按下,就意味着你同意分配一段独享的时间给对方,然后双方用“你好”“你也好啊”的言语互相问候,用“对”“是的”来确认收到对方的信息,彼此同步。
邮件是一种异步分享沟通工具。你愿不愿意和对方沟通,是通过回不回复邮件来决定的;就算选择回复,从收到邮件刀回复邮件的这段时间也不是独享的,而是可以分配给很多人共享。比如,你可能一边思考如何回复,一边做着其他的事情。直到对方收到你的回复,双方才会进行下一步沟通,这就是异步模式。
由此可见,打电话和发邮件需要完全不一样的职业化表现。在通电话时,你需要不断回应,让对方知道你一直在与他同步;而邮件要有标题,正文要做到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以便在有限次的邮件往来中提高沟通效率。
如果把主流沟通工具按照同步、异步的程度来排序,同步性从高到低的沟通方式依次是:电话、QQ、短信、邮件。微信则是介于QQ和短信之间的状态。使用微信时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说某人“在线”,但是他正在开会、过马路或开车,不方便回复;如果说他“不在线”,他可能又正在跟别人聊着微信;还有可能他这一分钟正聊着微信,下一分钟就要开会了。所以,当你问别人“在吗”的时候,考虑过别人该怎么回复吗? 万一别人回复“在”,然后就开会去了,你接下来再说什么都得不到回应,你肯定会觉得对方不礼貌;可如果别人回复“不在”,你心里会更加不满:明明回复了,还说自己不在,究竟什么意思?
所以,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对我说,最反感那种一上来就问“你好,在吗”的人。这些人把电话或QQ的职业化方式照搬刀微信中,试图表示礼貌,不曾想却启动了一段锁死独享时间的沟通,弄巧成拙。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先说一句“你好”,然后有事说事,简短地说清楚自己的意图。这样就给了对方足够的时间来选择要不要回复,或者如何回复,让对方感觉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