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95公里的“中年人派对”丨为什么大人们爱上枯燥的长跑,而年轻人却更爱球场?

 


 

 

为什么马拉松主要受众是中年人?为什么大学生和年轻人参与度较低?

【写在前面:给家长的话 💌】:孩子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爸爸妈妈们会对跑马拉松这项“自讨苦吃”的运动如此着迷?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心理需求。本文将用生动的游戏比喻,帮助孩子理解:选择一项运动,其实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这不仅能拉近两代人对彼此世界的理解,更能启发孩子思考,在当下,什么样的“游戏”最适合自己。

 

新鲜事儿,慢思考。

你好,我是贝东老爸。

你有没有在电视或手机上看过马拉松比赛的直播?成千上万的人汇聚在城市的街道上,像一条彩色的河流,奔涌向前。场面非常壮观。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条“河流”中,奔跑的主力军,大多不是年轻气盛的小哥哥小姐姐,反而是许多我们口中喊的“叔叔阿姨”。根据《2024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的数据,马拉松跑者中,30至50岁的中年人占据了绝对的主力。

这就奇怪了。跑步,尤其是42.195公里的超长跑,难道不应该是一项最需要体力和活力的运动吗?为什么反而是大人们更热衷于此,而本该最有活力的年轻人,参与度却相对较低呢?今天,我们就来解码这个有趣的现象。

第一章:年轻人的游乐场:一场大型“在线团队游戏”

要理解为什么年轻人不爱跑马拉松,我们得先看看,在你们这个年纪,什么样的“游戏”更有吸引力。

我们可以把青春时期的生活,想象成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

在这个“游戏”里,你有很多“副本”可以选择:

  • • 一场篮球赛或足球赛,就像一个快节奏的5v5对战地图,充满了激烈的对抗、团队的配合和胜利后的欢呼。
  • • 和同学们一起玩桌游、开黑打电竞,就像是组队打怪,考验的是默契和策略。
  • • 参加社团活动、和朋友们聊天,就像是游戏里的社交广场,能让你获得满满的归属感。

这些“游戏”的共同点是什么?那就是即时反馈。你投进一个三分球,全场为你喝彩;你打出一个精彩操作,队友会为你点赞。这些活动充满了荷尔蒙的激情碰撞和高强度的社交互动。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马拉松。

在年轻人的视角里,马拉松更像一款单机版苦修游戏。它的任务设定非常简单,甚至有些枯燥:就是一个人,重复地,跑上好几个小时。没有对抗,没有队友,甚至有点反社交。你需要付出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忍受孤独和肌肉的酸痛,最终的奖励,可能只是一块奖牌和朋友圈的几句“点赞”。

对于习惯了“即时反馈”和“团队作战”的年轻玩家来说,这场“单机游戏”的投入产出比,实在是有点低了。更别提报名费、装备、交通住宿等高昂的“游戏门槛”,对于经济尚未独立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如果说跑马拉松是一场“游戏”,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它确实不够“好玩”。但为什么,大人们却如此沉迷于这场看似枯燥的游戏呢?答案是,当人到中年,他们“人生”这款游戏的玩法和需求,已经悄然改变了。

第二章:中年人的“避难所”:一场可以自己做主的游戏

如果说年轻人的生活是一场充满选择的“在线游戏”,那么中年人的生活,则更像一个充满了“强制任务”和“随机事件”的战场

工作上,有老板下达的指标(KPI),有处理不完的邮件;家庭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有孩子需要陪伴。他们是司机、是厨师、是修理工,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唯独很少有时间做回他们自己。

在这样一个充满“噪音”和“失控感”的世界里,马拉松,就成了一个精神上的**“避难所”,一场他们为自己选择的游戏。这场游戏,提供了两种在成年人世界里极为奢侈的东西:“确定性”“独处”。

  • • 奢侈品一:确定性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马拉松的42.195公里,是唯一能被自己完全掌控的东西。你流了多少汗水,跑了多长的距离,你的配速和心率会用最诚实的数据告诉你。在这里,没有复杂的办公室政治,没有突如其来的加班通知。你是在用一种最原始、最公平的方式,重新夺回对自己生活的一点点控制权。
  • • 奢侈品二:独处
    跑步,是中年人唯一可以“合法失联”的时间。戴上耳机,世界就剩下风声、心跳声和自己的呼吸声。那些工作上的烦恼、生活中的琐事,在身体的疲惫和喘息面前,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他们不是在“自虐”,而是在给自己做一场“精神按摩”,用身体的痛苦,来治愈内心的倦怠。

所以你看,中年人爱上马拉松,根本不是简单的运动偏好问题。他们是在一场自己说了不算的人生游戏里,给自己开辟了一个可以完全由自己做主、规则简单、目标明确的“新副本”。

总结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最初的问题了。

年轻人和中年人对马拉松的不同态度,并非因为谁对谁错,而是因为他们在人生的不同“游戏版本”里,有着截然不同的“任务需求”。

年轻人正处在人生的“开放世界”里,热衷于探索各种“多人副本”,追求的是刺激、社交和即时的成就感。而中年人,在完成了无数个“主线任务”后,开始渴望为自己开启一个可以掌控、能够独处的“隐藏关卡”。

马拉松,对前者来说可能是一场枯燥的修行,对后者而言,却是一场宝贵的救赎。所以,下一次当你看到在跑道上挥汗如雨的叔叔阿姨们,或许可以多一分理解。他们奔向的,不仅仅是终点线,更是那个难得的、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思考与讨论

  1. 1. 除了打球、玩游戏,你认为还有哪些活动更像是“多人在线游戏”?又有哪些活动更像是“单机游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 2. 想一想你身边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长辈,他们有没有一些不计回报、独自坚持的爱好?你觉得那是不是他们自己的“马拉松”?

新闻词汇表

  1. 1. 马拉松:一项考验耐力和意志力的长跑运动,标准距离为42.195公里。
  2. 2. 配速:在跑步运动中,指跑完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跑者速度和耐力水平的重要数据。
  3. 3. 荷尔蒙:由我们身体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能调节生理功能和情绪,青春期的活力与激情就与它密切相关。
  4. 4. 即时反馈:指你的一个行为能立刻得到结果或回应。比如,打篮球时投篮即中,或玩游戏时角色马上升级。
  5. 5. 投入产出比:通俗地说,就是你为一件事付出的努力、时间和金钱,与你从中得到的回报之间的比例。
  6. 6. 避难所:一个可以让人躲避外界压力和烦恼,感到安全、宁静和放松的地方或状态。
  7. 7. 确定性:指一件事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预测和掌控的。在充满变化的生活中,确定性会给人带来安全感。
  8. 8. 单机游戏:指只能一个人玩,不需要联网和他人互动的电子游戏,与需要多人在线合作或对抗的“网络游戏”相对。


 


 

 

 



 

 


《Decode万象》少年周刊|天下大事,孩子都能懂


 

  • • 我们精选全球各地的新鲜事,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深度解读新闻背后的“为什么”。
  • • 我们希望每篇文章都能成为家庭里大家饭后聊天的有趣话题,把“慢思考”带进日常生活。
  • • 在这里,跟孩子聊世界大事不再是件难事,而是一个能让你们共同发现、一起进步的好机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