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有这个“节日”。不过移动媒体这么发达的年代,世界上有什么重要的、不重要的事儿,只要手机不断网,想不知道都难。
一早到了公司,看到樊登读书的台历上面印着一句话:阅读,是人类反脆弱的强大武器。挺有道理,于是顺手拍下来,发了条朋友圈。
引来了一条评论,说刚买了木心的诗集在读。我还真是不了解木心(汗颜,读书少了),但是对诗集一直充满敬意。留言的这位真不馈是初中时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即使现在成了房地产中介公司的老板,依然保留着文青风范啊。
电脑开机,找度娘问了一下,什么是世界读书日?百科词条如下: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由西班牙转交方案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日”。
原来除了推动大众读书写作,还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在里面。说起知识产权保护,必然涉及到盗版书的问题,让我想到了年轻时的趣事。
我的家乡是七朝古都(也有九朝的说法),文化底蕴深厚,爱读书的人当然也多。在市中心,有条街道,名为书店街,集中了众多的书店、文具店、文房四宝店,当然也少不了茶楼、酒肆。
这条街晚上有夜市,延续了多年,同各地常见的夜市一样,各种特色小吃,百货服装夜市都有卖的。与其它大多数夜市不同的在于,这条街的夜市也会有一些书摊儿。夜市卖书,自然不会都是正版书,旧书居多,新书则多为盗版了。
如果说盗版书有什么好处,那就是价格便宜,那个年代的盗版书制作还不怎么精良,一眼就能看出是盗版,但对于很多读书只限于娱乐的人来说,也够了,我当时的领导便是。
那时千禧年还没到,人们工资也不高,一个月几百块钱,一本普通的正版书一本得20多,不算便宜。就算是一个小单位的领导,工资也不高。这位领导也是酷爱书,同时酷爱买书,年轻时也是有着文学梦的文艺青年,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师范生。
有一次在办公室聊得兴起,还跟我们讲他年轻时写过不少诗和歌词,不过后来还是没有走向这条路,也许是一种遗憾吧。买书、读书大概也是保留文艺初心的一种方式。
他从家里到单位,距离不远,有时骑车,有时走路,途中便经过书店街。于是经常的情况是,到单位的时候,手里便拿着几本新买的书。记得当时,凡事矛盾文学奖新出的作品,他是必买的,但多数是从书摊上买来的。每买到新书,到单位就很开心地跟我们炫耀说,看我今天买得书,这印刷质量,才5块10块一本儿,划算吧?我们下属便随声附合几句,他便哈哈大笑,上唇留的小胡子就随着颤抖起来。有时候也会跟我们抱怨说,家里书太多了,没地方塞,床底下都是书,天天被你们嫂子骂。
当时大家也都没什么版权意识,觉得能买到便宜的书是好事儿。后来,我有空也会去逛书摊,但实在限于工资太低,就算5块、10块钱一本,也是买得很谨慎。后来连带着我几个关系很好的同学,也都有在书摊买书的习惯。
后来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最后落户于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之都,自然也是文化底蕴深厚。南京的先锋书店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全球十佳书店。是南京的精神文化地标,文艺青年打卡的圣地。除了先锋书店,南京有特色的书店还有不少,不一一细说了。除了这种大型书店,南京也有各种路边书店,一般进去之种就会发现里面堆得满满当当,书的来源嘛,也是正版盗版参杂,有时也能淘到一些书店不易见到的书籍。
我身边爱读书的人不少,我爱人也算一个。她也是爱读书,也爱买书人。只不过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主要可能是经济条件好转)的原因,在宁生活的十多年中,没买过盗版书,但正版书真买了不少。
自从几年前我家附近的购物中心开了家大众书局的店,我们就成了常客,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也在那里上课,我们等待他上课的时候,正好去书店呆着。后来买得书多了,成了VIP会员,每次结帐,收银员看着她卡里的积分,都会推销说,您一年买这么多书,可以办张我们的借阅卡啊,所有书都可以借的。
然而这种推销最终还是失败的,虽然有人说“书非借不可读也“。但对一个爱书,又能买得起书的人来说,每次把一本喜欢的书摆到自己书架上时候的满足感,是借书读远远无法替代的。
由于自己爱读书,家里也有许多书,对于孩子来说,也就从小耳濡目染地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孩子识字很早,小学二年级已经读完了七本全本的《哈利波特》,这一直被我们引以为荣,也觉得花这么多钱买书是值了,哈哈哈,虽然小家伙现在小学还没毕业,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但相信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差不了吧。
关于身边爱读书的人,还有一位,是我们老板,他不仅爱读书学习,还爱运动,是个自律性很强的。巧的是,下午公司组织了环江心洲25公里徙步活动,南京江心洲经过这几年的改造绿化,环境非常好,一路上各种花花草草争奇斗艳。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日徙步活动,也算是应景,只是脚有点遭罪,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