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星期一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天躺在床上凌晨一点都睡不着,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个满月的光日里,也许总该有另一番味道吧。
我本想起床出去走走,散散心,看看荷塘花,同时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最近,一直在纠结如何写点文章,以及用什么东西写。心想,用电脑写吧,感觉没什么劲,用手写吧,又发现非常浪费时间,所以内心一直在纠结中徘徊。
九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在每天的纠正中慢慢消失,好像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为什么要想写点东西呢?因为没有其他水平,只是觉得自己的头脑,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灵感,如果不尽量记录下来,让其白白流失,那就太可惜了。
既然想把自己的灵感都记录下来,那就开始动手写吧,无论是手写还是电脑写,先行动起来就可以了,到时候,哪个方便就采用哪种方法坚持下去。如何的问题想出去了,但是又来了新的纠结。
以前读高中的时候,一直想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智力有限,没有如愿以偿,心想总算大学毕业,有自己的时间,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理想了。于是,毕业后,我就把目标锁定在北京某法学院法律专业,心想这会靠自己,总能去自由发挥,努力实现自己梦想吧。既然决定想通过考研,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复习,考法律来实现梦想呗,可这个时候又对写作情有独钟。
我如果一边复习法律知识,一边每天写点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会不会耽误时间?会不会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
后来,我又想了想,考上某法学院研究生,将来从事的职业跟喜欢文学与喜欢搞文学不冲突啊。再说,以前毛爷爷的主业是搞政治的,按道理,他应该每天一门心思闹革命得了,哪有时间搞什么文学创作?而事实上,人家不仅政治搞得好,在文学道路上,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既然他老人家能把两件事都做好,我想我虽然达不到他那个高度,起码我也能把这两件事都弄好。
当我把到底是用电脑写文章还是用手写文章,到底是先创作还是先考研等问题纠结好后,我发现以前很多日记文章都写在本上,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又开始纠结了,因为一旦我放弃了手写,那这本厚厚的笔记刚写一半就半途而废了。这样会不会很可惜。
结果我纠结啊,纠结,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早上五点。随后,我索性决定统一用电脑来写作,这样以后方便对自己的内容进行整理答应。至于以前写在笔记本上的东西,那就先放在那里吧,当作一种纪念,再说我又不是什么名人,在没有成名之前,所写的任何东西都是垃圾。没必要对自己创作的东西,如此珍惜,目前最主要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拼命创作,争取早日通过写作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虽然我住的地方距离工作地点就1公里,但是我还想 要把英语学好,希望将来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以便出国做事。于是早上5点半,天蒙蒙亮我就起床刷牙,然后匆匆忙忙赶到首都体育学院内背诵英语。因为这个时间段,体育学院没什么人,我可以随心所欲读英语。
这个时候,虽然还只是秋天,北京的天有点冷,街道上只是熙熙攘攘的公交车和私家车来来回回溜达,犹如失去家的孩子。
每天早上差不多在首都体育学院操场读一个半小时的书,就直接在他们食堂吃早饭了。这里的早餐,没其他学校好吃,每天不是馒头就是稀饭,还有就是其他烧饼之类的,但为了早上不饿,我只能随随便便在这里吃点。吃完差不多8点,然后我就骑着共享单车前往大钟寺地铁站附近的公司上班。
如今时间一晃7年过去了,我有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有没有因为写作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呢?
说实话,一个都没有实现。
连续三年半工半学复习法律,之所以没有考上,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基础太差,根本达不到那所大学的水平。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毅力不够,总是靠决心和所谓的梦想支撑,根本没有发自内心地问自己,有没有真心喜欢法律这个行业。由于,没有发自内心的欲望和动力,导致努力复习也只是在假装努力,在自我感动自己,假装努力也是一种努力,起码可以及格吧,可是我每次前期动力大,后期动力就不足了,导致很多事情都是虎头蛇尾。
写作呢,研究生没有考上,起码写作一直在坚持吧。很可惜,写作也是坚持了两个月,感觉太无聊了,也就彻底放弃,随波逐流了。
我之所以,7年都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人生方向,最主要是原因就是贪婪和缺乏毅力,干任何事情前期搞很多目标,最后干不了多久不了了之。每次都这样,导致我那么多年没有干成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所以说,对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讲,其实很多资源是有限的,没有太多的选择,要想成功实现阶级跃迁,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抓住一点,无论以后会怎么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一点上,死磕下去,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样才能有机会突破前期的困惑和迷茫,否则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到最后什么都搞不定还白白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