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涛
世界内卷将会越来越严重,中国也难逃影响。
这些年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工作越来越难找。
不但各类岗位需要的学历越来越高,明明一个普通本科生能做的机械重复劳动,现在动辄就要求985和研究生起步。 很多买卖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实体利润越来越薄,生意越来越难。 不少中小企业这两年最大的感受也是,订单不断在向头部大企业集中。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发生在国内,国外很多年前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其实这个状况,就是人们这两年总是挂在嘴边的内卷。
今天我们从经济的角度讲一下,为啥会出现这个问题。
之所以会内卷,本质上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增量不够,没办法向外扩张。只能通过向内挤压竞争,造成大量消耗导致的。
例如:教育方面,大家都报补习班,每个人成绩都提高了,但清华招生人数不变,那录取分数线就提高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而言是好事,学生个个优秀,但对于孩子对应的家庭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大,个体会极其痛苦!
内卷化带来的结果就是:边际生产率递减,投入到竞争里的人越多,平均每个人就越穷。
内卷带来的竞争,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确实可能对提升整个国家,或者组织的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对个体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因为内卷意味着过多的人,要去分一块大小不变的蛋糕。
去年受疫情的影响,800多万大学生无从就业,政府也是开启一系列的政策还帮助应届毕业生,但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目前超半数的应届毕业生并未获得工作。
分析其原因,主要来源于自身,未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的求职动机和目标,使得在就业市场中较为被动,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根据报告中显示,获得工作的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比例仅为26.9%;而未签约者比例为73.1%。毕业生认为薪水/待遇未达到期望值、职位/工作内容不喜欢、离毕业还早还有其它机会等,是未签约的主要原因。总体来说就是自己本身没有目标和期望值过高.
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的2013年“员工敬业度和工作环境研究”报告称,中国的敬业员工比例仅为6%,远低于13%的全球平均水平,处于世界最差水平。美国则以30%的敬业度高居世界第三。我没有查到2021年的这个数据,不过我相信中国员工的敬业度会越来越高,接近或超过美国的30%。
据调查敬业的中国员工他们生产效率更高, 另外,中国的敬业员工比不敬业员工更倾向于将自己的生活评为“美满”.
面对这个内卷的世界,处在后疫情时代的我们,看清未来的趋势后,有人在奋斗中依然幸福得活着,有人充满着挑剔,对现状的不满。
我们每个个体该作何抉择?
01
首先我们保持对这个世界的觉知
世界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生活更便利,医学的发展,让我们延长了寿命……不能固步自封,终身学习,去拥抱世界!
02
其次专注在不变的事物上
“未来十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即使是经济学家组团也未必能预测准确,那“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呢?” 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问题更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
就业是关乎每个个体的大事,不论是做企业、还是当政府官员、还是打工,不变的是个人实现和解决生存,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时代再怎么变、世界再怎么变,不变的事实是干事情需要有与时俱进、和敬业爱岗的精神!
03
古圣先贤的做法
有些人说自己的志趣不在目前的工作上,所以做起这件事来没什么兴趣,这肯定是不行的。人但凡做一件事,就应该全神贯注,持之以恒,千万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手里还在做这件事,心里却已经在想另外一件事了。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如果没有恒心,恐怕一辈子都将一事无成。
很多人常常犯没有恒心的毛病,而深受其害。
在这方面不断自省的曾国藩,在家书中向弟弟们讲诉:“在翰林院做官的时候,本立志留心写诗练字,却因喜欢涉猎其他书籍,分散了心志。”
“读性理方面的书时,却又喜欢掺杂着读些诗词文章,这些修身养性的路子就走偏了。”
“在六部当差时,又没有下什么工夫处理公务。在外带兵时,也没有尽心竭力去处理军务,有时也会因读书写字,而乱了心志。”
他对弟弟说如果这样下去,必然终其一生都一无所成。即便是编练水军这件事,也是“掘井九仞,而不及泉”,最终还是徒劳无功,这与半途而废有什么区别呢?”
他劝告在前线带兵打仗的九弟:“眼下带兵,最重要的就是要埋头苦干,日夜不倦的去钻研带兵的方法,不论是白天思考还是晚上做梦,想的都是带兵这件事,除此之外,其他事情一概不问。万万不可以又想读书,又想中科举,又想做官,想法一多,必然心烦意乱,难有头绪,将来恐怕又要走我的老路,一无所成,等到那时后悔也晚了。”
曾国藩的这些见解也很值得我们注意!
假如你有能力,就去改变世界,否则,就修身养性敬业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