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学习很努力,也很勤奋,但是他就是有点不自信。很多时候,课堂上看到其他同学各抒己见,他也有想表达的欲望,每次他都是把手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有时叫他发言,他的声音小的连同桌几乎也听不到。从他渴盼的眼神中,我知道他渴望优秀,但是在内心里缺少应有的自信。
胡灵敏教授在《陪伴成长》“选择理想学校”一文中告诉我们:自信是成为优秀者所必不可少的,疏忽自信心培养将是教育的一个严重缺失。如果能够给予一个很好的帮助,就有可能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心里素质。为人之父、为人之师者,应该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帮一把的人;或者说,应该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的思想波动,在他处于混沌迷惑之时,适时地帮助一把,以指点迷津。
此文我很受启发。于是在学校举行“向祖国70华诞献礼朗诵活动”中,我有意把一个朗诵的名额留给了他。当我把那个消息告诉他时,他并没有马上回绝,反而其他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我知道他们在议论什么,这更让我坚定了让他展示一下的信念。
我单独和他聊了起来,他始终保持沉默。但“我不行”三个字,始终没有从他的口中说出来。我把胡灵敏教授讲给孩子的《生命的林子》一文读给他听。渐渐的,他抬起了头,目视着我。我拍着他的肩说:“试试吧,你一定能行!”他有点顾虑地接过了朗诵稿。
接下来的一天半朗诵准备时间,晨诵、午读、课间,我都会有意的把他拉到我的旁边,教他朗读的技巧,一遍又一遍。刚开始,他的声音几乎听不到,慢慢的,声音大了。那天我让他登台先面对同学们朗诵一遍,他上去了。声音虽然不大,但是朗读的有感情,也敢正视大家。我也越来有信心了。
“试着脱稿试试吧!”我摸着他的头。他郑重地点了点头。他虽然言语不多,但是我看到他的确非常的努力。
很遗憾,学校朗诵比赛那天,我没有亲眼看到他上台的样子,因为去参加了水寨小学的一个活动,回来时,朗诵活动已经结束了。
“今天上午发挥得不错吧!”走进教室,我迫不及待地问。“老师,高智营朗诵得很好。”“真的,读得非常有感情。”...…其他同学七嘴八舌,另眼相看。我高兴地看他时,他也高兴地看着我。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成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样去行动。 我们在生活中自信地讲了话,自信地做了事,我们的自信就能真正确立起来。面对社会环境, 我们教育者每一个自信的表情、自信的手势、自信的言语都能给学生在心理中培养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