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死不相往来”的含义是什么呢?今天,一般人都是这样理解的。绝交,彼此之间到死也不来往,就像陌生人一样。
其实,大家这样理解也不错。只是曲解了这句话的本义。
“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段话描述了一种小国寡民的状态。两个国家相距很近,两国的人彼此之间能看得见,也听得见,但互相并不来往。就是说,你们过好你们的生活,我过好我们的日子,彼此之间不发生战争,大家各自安好。
这句话的古今含义为什么不同呢?这源于对“往来”的理解。“往来”的现代含义,指的是人的来往,比如,出差的人北京上海往来频繁。在古代,这个词与“战争有关。古代战争讲究“一来一往”,这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往来”,指两国百姓到死,互相之间不发生战争。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老子的理想国家图景。在现在,这“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却难以实现了,无论是古义还是今义。
比如,“地球就是一个村庄”的说法;比如,正在进行着的俄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