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菜园有些不给力,供应不上我们的胃了。没事,这好办,生豆芽补充吧。
说干就干,先把豆子洗净泡起来。上次买的黑豆放不下那个罐子了,剩下的一点倒到了黄豆里。也没事,就放一起生吧,营养还丰富呢。
说起生豆芽,还得感谢2020年的疫情封闭。都说那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大厨,咱比较失败,没能晋级为大厨,但是做饭的技艺也确实得到了提高。
“民以食为天”,在家时间丰富,不捣鼓吃的干啥呢?何况当时蔬菜也缺乏呀。
某天,不知怎么头脑中灵光一闪,就想到了小时候妈妈生豆芽。视频请教了一下,原来简单,干劲更足了,立刻撸起袖子做起来。
先把豆子洗净,加水浸泡,直到豆子胖大起来。淘米箩中放入一层潮湿的厨房用纸,铺上豆子。早中晚,各浇一次水,要浇透。上面盖上一层潮湿的布,注意避光,否则黄豆芽会变绿。绿了的黄豆芽也不影响营养,只是颜值有些另类吧。其实我是觉得它们更美的,只是不符合大众审美。
然后就是等待了,没几天功夫,豆子就会长出小尾巴,只不过很纤细,比街上买的瘦弱多了。如果是夏天,长尾巴的速度就更快了,两三天就ok。
实在是没有技术含量,那年,我们的豆芽首秀一次性就成功了。
老公受到鼓舞兴奋起来,就地取材,专门做了一个生豆芽的神器——选了一个棕色的放枸杞的大塑料盒,在底部烙出了密密麻麻的孔,周边裹上了一层黑色的塑料薄膜。虽然简陋,却极好用,我们一直用到今天。
用这神器生豆芽的时候,只要垫上一层厨房用纸,把泡好的豆子摊到上面,再压上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这是为了豆芽在压力之下长得粗壮一些。最后盖上塑料盒的盖子,每天浇水即可,连潮湿的布都省了。
有时候想想事物真的是有多面性的,疫情固然面目狰狞,但也让我们有所收获,最基础的就是这些小小的技艺吧。
而生豆芽,我想在我们家会源远流长下去。因为简单,更因为健康。虽然给了压力,生出的豆芽还是很瘦弱。所以,市面上那些粗粗壮壮的豆芽怎么来的就不难想象了,您还敢吃吗?我反正是从此后对它们敬而远之了。
扯远了,回归主题吧。
这次的黄黑混合豆芽只两三天就生好了,家里正好收到了好朋友从远方寄来的原汁原味的熟牛肉。来个豆芽炒牛肉?哈哈,似乎没见过这组合,可是那又如何?螃蟹总归要有人第1个开始吃呀。勇于尝试,才有大成就。
豆芽本来就很鲜,古代宫廷素高汤中有一味食材就是它。我想就采用最简单的做法,放最少的调料,凸显食材本身的味道,一定就会很好吃。
于是,我只准备了一些葱,把牛肉切成了小条。热锅凉油,放入豆芽爆炒几下,烹入锅边醋,盛起。再起油锅,放入葱花煸香,下牛肉条翻炒片刻,再下入豆芽、盐,翻炒均匀,搞定~
豆芽爆炒,二次入锅,可以防止豆芽生出水来,是跟大厨学的妙招。其实,豆芽和花椒是绝配,因为搭配了牛肉,我就省略了。
结果,结果,真是超级美味呀,老公吃得满脸堆笑,直夸真“人间有味是清欢”呀~
我故意挑衅:“好吃吗?”谁让他昨天质疑:“豆芽炒牛肉?没听说过。”还一脸嫌弃的呢。
谁知,人家倒也实在,点头如捣蒜:“好吃!好吃!”
哈哈,这脸打得真是啪啪响,开心!更重要的是还有美味无比的豆芽炒牛肉呢,还有创新成功的喜悦呢,开心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