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看书学习,很自然的一个想法是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喝着咖啡看着书,慢慢地阅读。这是非常舒适的一个场景,也显得读书学习特别神圣,但过犹不及,可能会让我们一定要万事俱备才会开始学习。
但是,如果没有阳光、没有沙发,那我们就不阅读学习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需要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去学习。但同样,碎片化的学习过多,也会较难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那么所以,我们一定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适合我们最高效学习的平衡点。
前者的极端,在于把学习过分神圣化,让自己有了过多的借口拖延学习。所以,我们需要摆正好心态,简单开始即可,不要让形式大于我们的目的。
后者的极端,在于盲目碎片化学习,而不将其系统的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也就是没有做到知识内化。碎片化学习固然很重要,我们一天大部分可支配的时间其实都是碎片化的,而很少会有一整段的空闲时间,那么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同时,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碎片化学习的知识,终究还是需要我们将其梳理清楚,系统的梳理和学习,更是我们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当然这个平衡点,视具体学习范畴而定,也与个人因素相关,因人而异,我们就需要在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学习时不断去摸索、迭代学习方式,这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把握这个平衡点,从而也能更高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