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留到明天的事情何必赶在今天做呢?可是每过一天,拖着不做的事会变得更棘手,而且你的动力会更小。
今天周一,复盘总结上周情况发现,自己的拖延情况又开始出现了。最近上海开始正式进入冬天,冷到不想起床。我在床头手边会习惯性地放着几本书或是kindle,这几天常常窝在被窝里随手拿来就开始看书,昏天黑地,要做的事情一拖再拖,周而复始之下,情绪也跟着消沉起来。
我看到过一个关于拖延症的解说,把它称为逃避的艺术(真是很臭不要脸的自我修饰了),这种病和懒惰乃至忙碌都无关,主要和情绪有关。简单来说,拖延症患者逃避的是使他们产生不适情绪的事情,包括无聊、焦虑、失败的隐忧等等。而正因为这些负面情绪,产生拖延症后又会导致结果变得越发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想来,上周的拖延怕是跟写作堵塞情况相连。把自己一股脑儿地投入到兴趣之中时,却越发觉得自我渺小,经常因为自卑而无从着手,患得患失,着实讨厌。但日更这件事情倒是一直坚持了下来,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满足。逼了自己一把,不管那天有怎样的情绪,都强迫自己一定得写点什么出来,再难看再无逻辑再无厘头都没关系,只要写出来。表达,实在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渴望被阅读,又害怕被阅读。
对自己有太高的期待与要求,但能力水平和习性都是最普通平凡不过,于是日复一日地在目标与现实的落差里痛恨自己。可能,我需要努力躲避的,正是这种自我悔恨的态度吧。太要求自己,以致总无法放松下来,很有点自虐的愚蠢。
无论怎样焦虑恐惧,当天的to do List请尽量去完成吧,但可以少列一点嘛。如果今天就想窝着看“奇葩说”,应该也是可以把它作为待办事项吧。一字一句的敲出来,就算自己看不顺眼,可以再不断修改嘛,积极去做!
今天的日更想破脑袋都不知道写点什么,本来想偷个懒做做书摘就好,但毕竟还是骗不了自己,总要有点东西是真正从脑子里出来的才好吧,所以有了这么一篇把自己做读者的,类似日记的东西,算作一个小休息吧。一个月的日更打卡接近尾声,小组里面也终于只剩下我一个人,不得不承认,写作真是个孤独的事情,好在我还是坚持住了。但也正因为日更,每天强逼写作输出实在是有些黔驴技穷,写出的东西往往不能尽人意,陷入数量与质量的混乱里。但看到一个大V也说到过,他养成写作习惯的方法就是如此,必须每天写,既然这么多人做到了,我也可以。
新年的手账本这些天陆续也到了,还是努力让自己忙碌起来吧,双十二又买了好多书,别浪费。
加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