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互助组之家第264期:禅与明智行动的艺术。
这是一本小书,一本关于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小书。
承认自己的平凡,同时相信平凡也能创造奇迹。 保持一颗平常之心、柔软之心。
令我们无法保持心中平静的是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执着。如果我们对某件事抱有“必须要这样”“应该这样才对”的先入为主的偏见,那么当事物的发展脱离了预想,我们的感情就会产生激烈的动摇,无法平静下来,甚至被强烈的愤怒所驱使,或陷入深深的沮丧情绪中。而执着也会使我们困于死胡同中,无法再接受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无论是何种情况,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坚硬而顽固。
禅语“柔软心”:怀着柔软之心,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包容世间万物,不再被一时的情绪所左右,真正做到宠辱不惊。为了养成柔软之心,就不应该拘泥于所谓的“事物该有的样子”,而要敞开胸怀接受无尽的可能性。
平常心不是不变的心境,而是感情张弛有度,心神再激荡也能恢复平静。
临济义玄禅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无事是贵人”。这句话中的“无事”,指的是舍弃对外界患得患失的心态而了无牵挂的一种境界。换句话说,也就是意识到“没有追求外物的必要”。
“我的本心是希望从事IT相关的工作来谋生。”——假如通过对自己的验证得到了诸如此类的结论,那么真正有用的信息也就限定出了一个范围。找到自己的本心,就不会在五光十色的信息海洋中迷失,而真正收集到能够派上用场的内容。
“对不起”绝不是可以随随便便说出口的话。虽然自己做出的成果最后会由他人来评判,我们对此或许也无法产生什么影响,但至少在做的过程中有没有尽到自己的全力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不怕竭尽全力而受挫,只畏行有余力而不达。不知不觉就会说出“对不起”,是不是说明了自己心中其实也在对自己到底有没有尽到全力而产生了怀疑呢?
独处的时候也是我们寻找自我的大好时机。永远待在集体中而无法脱离人群,那就相当于自己亲手放弃了这些宝贵的时间。而且在我看来,在群体中所获得的与他人的联系是极为薄弱而又脆弱的,说得夸张一些,群体也不过是由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组成的罢了。
有一句禅语是这么说的:“随处作主,立处皆真。”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身在何方,无论面对何事,只要发挥主动性奋力投入其中,便能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姿态。
佛教讲究一个“身口意”,“身”是我们的行为举止,“口”是我们说出的言语,“意”是我们的心灵和觉悟。这三个要素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举止端正,说出的话语便会优美而正直,心灵也会变得平和安逸。
情绪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思考之前先行动——没错,当怒气涌上心头,先来几次深呼吸,我们便能成为情绪的主人。
著名电影《乱世佳人》中由费雯·丽所扮演的角色斯嘉丽·奥哈拉就说过这么一句台词:“明天自会刮明天的风。”没错,明日的事情就留待到明日的风中再去费神吧。
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规矩:过了晚上九点之后就不去碰手机和电脑,不找借口,不去搜索多余的信息。而空出的时间,就可以用来读一读想看的书,听一听喜欢的音乐。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种接收不到新鲜信息的空虚感,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要像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一定能感受到这种生活的乐趣所在,关键只在于有没有这样做的决断罢了。
适应并习惯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情,靠身体而不是脑袋去记住——这也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
万万不可轻易许诺他人的请求,说到底,工作中拥有自己的步调、以自己为主体才是最基本的。如果别人的请求会打乱自己的步调,那就必须断然拒绝,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打磨。
立刻行动起来的禅式七法
①不强求满分标准。
②重视自己的直觉。
③不让工作的干劲大起大落。
④早上首先向上级汇报。
⑤避免从白纸的状态做起。
⑥疲倦了就积极休息。
⑦不当公司的“万金油”。让行动更加顺利的禅式七法
①以周为单位,事先决定好每天该做的工作。
②不要以忙碌为由拖延回复。
③提前想好哪些工作不做。
④减少到处找东西的情况。
⑤不为细小的差异而烦恼。
⑥合理地将工作交给他人。
⑦不轻易更改预定计划。禅语中有“脚下照顾”的说法。意思是要时刻盯着自己的脚下,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准了位置之后该做什么做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若老是跟别人攀比,对结果的输赢时而欢喜时而忧虑,人的视线就很难再关注自己的脚下,更抓不到进步的重点。 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伯爵就曾批判过攀比的愚蠢:“凡事想着跟别人攀比,是一种致命的习惯。”
无须为行动找理由。摆在面前的工作,无论是出于何种缘由,都是我们必须要做且应该要做的。 要让自己的手动起来,让自己的脚动起来,亲自去实践后再靠自己去理解和体悟。到这个时候,也会更加清晰笃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无须为行动寻找理由 “做给他看,说给他听,让他去做。予其赞美,人方主动。”
提高行动力的要诀并不在于速度,而是克服惰性迈出第一步。迈出了第一步,其实也是有成就感的吧。任何一种新体验,都会调整、打造和促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加自信、更有冒险精神的人。
在禅道中,也有着“一念忘机”的说法,旨在说明抛弃心中多余杂念的重要性,而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更不在其下。
曹洞宗大本山总持寺住持板桥兴宗禅师常说:“到底是做了比较好还是不做比较好呢……人们就是执着于这种事才无法迈出脚步。别多想,只要行动起来,你就会发现其实根本没什么好纠结的。”
著名的人类学家卡洛斯·卡斯塔尼达:智者生活于行动之中,而不是去思考行动,也不是去思考行动之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