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无已: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老子》曰‘子孙祭祀不辍’是也。”已,停止。
(2)或:或体,指某个字在同一字体中的不同写法,相当于异体字。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和神灵,有很多字直接产生于各种祭祀活动。
“祀”字本义是祭拜神灵或祖先。其字形看上去很像一个人跪祭桌前,正在虔诚地祭祀神灵或祖先。“祀”作本义解,为动词,也可用作名词,意为祭神的地方。商代时,古人将“祀”释义为“年”,如《尚书》:“惟十有三祀。”“祀”字是一个形声字,“示”为形,表示该字的含义;“巳”为声,表示该字的读音。现在清明节时,人们也会采用献花等方式祭祀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