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前一天晚上,女儿到下半夜也没睡着。
我猜她可能是有点忐忑和担心。白天去报到,她发现老师比幼儿园严厉好多,规矩比幼儿园多好多,内心有一点不适应。我只能单调地说几句“没事”、“每个小孩都要上小学”之类的话,勉强安慰一下她,想不出来更好的办法。后来,她不知不觉睡过去了。
上学前几天,我问她:你想上小学么?她说:不想。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感觉小学是她人生的开始。我觉得这话好有意思,但一时竟然接不上下句。后来想想,大概人都是有灵性、有直觉的,即便孩子年纪小,也能凭大人的反应、环境的变化,敏锐感觉到自已的生活要改变了。
她又问我:你上小学怎么样?我回想了下,小学时,我似乎完全不在状态,人生一直在发懵,对学习、做业、老师布置的事从未放在心上,前面说后面忘,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于是,我答了她三个字:不太好。对比来看,女儿似乎比我好不少,一百以内加减法都算得很溜了。
第二天开学,每一个新生由一个高年级学生牵手,一同走进校门。女儿和一个个子挺高的女孩子牵手,慢步进了校门,快进教学楼了,她回身向我摆摆手,意思是再见。和昨天晚上比起来,她似乎适应了很多,连我也惊讶她一晚上有这样的变化。
校门口都是家长,上课了也不走,透过窗户往教室看,找自已家的孩子坐在哪里,有什么举动,适不适应学习环境。内心里,就像是在看当年的自己。他们,当然也包括我,对孩子萌生出一种憧憬,那憧憬,正是当年很多我们想做而没做到的事。当孩子迈进校园的哪一刻,忽然觉得很多事有了新的可能。
生活是个循环。很多问题来了去、去了来,一辈辈人都没法理想的解决。有一次,女儿弹琴弹烦了,问我:我为什么要弹琴?我想了半天,给她讲了一堆大道理,都是小时候我父母同样和我讲过的。我知道讲了也没用,因为小时候我听了没用,同样,长大了她听了也没用。可此情此景,总得说点什么让她弹下去。
晚上放学了,我去接她,问她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她说还行。回家后,她好像真长大了,开始读了半天老师要求背诵的东西,我笨拙地教了教她如何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增强记忆效果,她又背了一会儿,居然背下来了。当年,我父母并不知道有什么记忆技巧,也教不了我什么,我想,这算一点进步吧。
晚上,我把《射雕英雄传》讲了一点,她听得津津有味。打心里讲,谁家都希望养出一个高手、奇才,可以光耀门楣,这是我们的文化。高手要么有天资、要么有奇遇、要么有名师,如果把这几个条件往自已身上一卡,怕真是很难成功。
但有段话很好,如下:
因为,成功是件难事。你不可能对要读的每门课程都兴趣盎然,你不可能和每名带课教师都相处顺利,你也不可能每次都遇上看起来和现实生活有关的作业。而且,并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在头一次尝试时获得成功。
开学了,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不停重复、不停尝试,直到能解决它们。小孩要这样,大人也这样。
今天是开学第二天。
早上,我起晚了。从我打算养成早起习惯,到现在也没养成,时间大概过去十来年了吧。女儿也睡得死去活来。我把她叫起来,她梦游一样的去刷牙洗脸,我手忙脚乱地和她妈妈一起弄好早饭、收拾东西,扯着嗓子催她快点,终于准时出了家门。这样的早上,就是将来的日常了吧。
到了学校门口,她背个小书包从车上下来,快到校门了,冲我摆摆手,意思是再见。
当然,我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