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荍(同荞)
荍,即锦葵,别名华锦葵、荆葵、旌节花等。古为蔬菜之一,有滋润肌肤的效果。二至多年生草本植物,株形高大,叶缘呈裂片,开紫色的花朵。花朵呈浅紫色,干燥后会转变为蓝色,全草入药,有清热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症。
《陈风·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榖旦于逝,越以鬷(音同宗)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锦葵未曾见过,却看见同属一科的蜀葵开在这初夏时节,在我上班下班的必经之路,一丛丛,一簇簇,开得热烈,开得鲜妍,开得招摇。深红色的花想到燃烧的生命;粉色的花是浅淡的梦;白色的花是纯洁的心事。长在路边,蜀葵不需要精心呵护,便恣意地在生长在这天底下。或许我们的先祖在劳动中积淀下来的实用美学,是质朴而简约的。种在屋前自成风景,花可食,植株也可入药,草药似乎也有了馥郁的香气。先民的日常生活,总会和一草一木发生联系。
《诗经》里的这首诗我最喜欢最后两句,通俗的说,你在我眼中美得就像近旁的一朵锦葵花。谢谢你的赞美,我无以为报,送你一把花椒。就像《木瓜》里的男女,情到深处,那怕最平常的事物,因为爱情光照而有了别样的意义。
一个喜欢跳舞的女子,忘记了纺织,放下手里的活计,参加青年男女的聚会。她舞步婆娑,舞姿曼妙,在景色迷人的原野,他一次次地接近,一次次地共舞,一次次地试探,秋波频送,眉目含情,自由的爱恋,这大概就是青春最快意的日子。先民的爱恋纯朴直接,喜欢就是喜欢,你就是最美的那一朵,良辰美景,此时此地此刻,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二、蒲
蒲,别称香蒲、蒲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长在河滩上。根茎长在泥里,可食用。叶长而尖,是重要的造纸和人造棉的原料,可编席、制扇。
《小雅・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初见香蒲,是在湿地公园。当时是被它的外型萌翻了。远远看去,蒲草上好像长着无数根火腿肠,差点误以为是谁种下火腿肠,等着收获多少火腿肠,甚至觉得小学课本《小猫种鱼》的故事多半是真的。看来只有吃货才会生出这样的联想。后来我找度娘问了一下,这叫东方香蒲,于是牢牢地记住了它的名字。
古人多用蒲草编席、制扇,每种草木都是生活的天然素材。它坚韧不拔,也是爱情忠贞的象征。就像《孔雀东南飞》里的那句:“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再坚贞的爱情,在现实和世俗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人是渺小的,渺小如一粒尘埃;人又是伟大的,为爱抗争到底,那怕付出生命的代价。千百年后,人们仍会为刘兰芝和焦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悲剧感叹。总会有遗憾和不圆满,所以人们才一再憧憬爱情的美满,得不到和已失去终究会生出悔恨和痴情,不如“怜取眼前人”!
《诗经》里的这首诗是写鱼在水藻间欢快地悠游,自在安闲的状态;诗里的君王,据说是周武王,歌颂他的功绩。现世安稳才有心情欣赏闲景,内心安定才不被世俗淹没。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是千百年来平民百姓最大的心声!
三、堇
堇,即紫堇,别名紫花地丁、石龙芮、水姜苔、鬼见愁、假芹菜、和尚菜等,常生于平原湿地或河沟边。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等功效。
《大雅・绵》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自西徂东,周爱爰执事。
这首诗是写周民族的史诗,讲周民繁衍发展的历史。创业是艰辛的,也是奋进的。所以,当一个人一个民族都有了共同的目标,再大的艰辛和苦难,化成了对未来美好图景的动力。“堇荼如饴”未必真的甜美,我崇敬那些有理想有情怀有家国意识的先民,没有他们,后来的人就不会享有优渥条件。
曾见过紫堇这种花,当时我叫不出它的名字。田间,山野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虽然微小,淡紫色的花给却单调的路径增添一些色彩,平添了一些生机。印象最深的是某年初春,我独自去河边散步的,走在河堤上,想吹吹河风,猛然被堤上的一丛紫堇花吸引,就是那一小丛,开在微寒的春天,从缝隙里艰难的生长,突然觉得生命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生长开花是一株植物的使命,不管是在花园,在田野,在山路,哪怕是在缝隙里,生长的意志大过一切艰难险阻,然后怒放,不管有人欣赏还是没人欣赏,犹自开放,才不枉费这样的生命这样的的季节!
这让我想起今年突然火起来的一首小诗,袁枚的《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盛开,就是对生命的最大的敬意!
参考书目:
1.《诗经》集注 中华书局
2.《万物有灵》 细井徇绘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