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共读
《家庭的觉醒》
【第六章 迷思之三:孩子有好坏之分】
缘的复盘
我的感谢
感谢闺蜜们的陪伴,有你们,我才有了读下去的动力。
我的收获「读书总结或者书中金句」
金句:
1.不关注顺从和服从,关注:
我的孩子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
我的孩子有没有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我的孩子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需求,而且想办法去实现这些需求?
我的孩子是否敢于犯错,而且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
我的孩子是否可以不害羞、不害怕地说出真话?
我的孩子是否不受我或其他人的干涉,去追求自己的内心?
2.我们真正放下“好”与“坏”的二元标准,放下这些标签所制造出的恐惧,我们才能拥抱与孩子当下相处的美丽时刻,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联系。
3.从“好”走向“真”
我不会:
痴迷于从众、完美的行为和外表1——而是鼓励我的孩子真诚。
赞扬顺从——而是赞扬保持真实自我的勇气。
要求孩子顺从——而是鼓励他们表达自己。
根据孩子的表现来定义他的未来——而是基于他内心的力量来定义。
感悟: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贴标签,比如,我们会说孩子懒,会说孩子笨,说孩子不懂事,爱打架,爱撒谎,学习不认真,拖拖拉拉,不讲礼貌,不知报恩等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你是这个孩子,身上贴了这么多的标签,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是更有力还是更无力?是更自信还是更自卑?当你带着这么多的标签去生活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假如这些标签都撕掉了会是什么样的感觉?那时又是什么样的状态?
假如我们还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到孩子做个好的地方给予鼓励,那孩子又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再想想孩子刚出生时您的初心,您希望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和我们的初心是否相符呢?
我接下来的行动
多看到好的一面,不挑剔,不指责
我昨日的成就感「根据情况可写可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