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塔尔寺,直奔青海湖方向,需要夜宿在二郎剑景区不到的湖边。沿途第一次开始翻山。
因为气候寒冷,和南方的山不同,青海的山没有丰富的植被,均是高山草甸覆盖。夏季到了最美的季节,因为温度的关系,草甸变得绿油油而肥美,牛羊散落在山间悠闲地吃着草,个个都是攀岩高手。
连绵不绝的山。绿色草甸上还点缀着一些黄白粉紫的小花。地上有时会有洞穴,机灵的旱獭站在洞口东张西望,还会与人对视,但一靠近就会一溜烟地钻进地道里溜走。
橡皮山海拔最高4188米。
儿子开始有明显的高原反应,头疼,嘴唇有点发紫,身感不适。微微有些担心,又给他吃了两粒红景天。西宁的海拔只有两千多,从西宁到山区,只有一晚上的时间过渡,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高原的稀薄氧气。
独自带着孩子旅行需要勇气,得学会应对处理一些突发情况。开了两三个小时,路上除了星星点点牧民的帐篷,一点群居的据点都没有发现,更别说医院了。好在开到橡皮山山顶的时候,终于有些摆摊的兜售氧气瓶,买了一罐让他先吸着继续赶路。
旅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益,他需学会欣赏,学会适应,学会忍耐。
翻完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海拔终于略有下降,儿子的不适感也好多了。
青稞麦田在疾驰的车窗外翻着绿波。时不时会路过成片的油菜花田,金黄灿灿,在夕阳下印成一幅色彩和谐的油画。远山像两个不离不弃的保镖,左右依次排开,作为一种永恒的背景。天依旧那么蓝。
傍晚时分,宝姐的女儿开始晕车呕吐,也有疑似的高原反应,可是我们却被严严实实地堵在了自驾游旅客的车流中。靠近青海湖最著名的二郎剑景区方向,湖还没显现,人和车子却占据了所有的道路。短短十几公里,一直到夜深才抵达。
对孩子们身体的担心轻而易举地取代了抵达青海湖的喜悦。大雨寒冷的夜晚,我们寸步难行地带着两个生病孩子的记忆也许将许久留存在记忆里,这是旅行里难免面对的困境。度过困境,坚持住,也许第二天就会豁然开朗。
次日清晨,当我站在民宿顶楼阳台,第一次清楚地看清青海湖的时候,心里有一股暖流流淌着。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只为见她一面。在高原之上,她平静地美好着,清澈辽阔,就像一滴泪珠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油菜花田像一块块补丁,镶嵌在湖边。柠檬黄和宝石蓝的结合,让人的心情也美好起来。
带着孩子们去湖边一顿狂拍,打水漂,还骑了马。
湖面上没有一艘船的痕迹都没有。这里的人对自然有着一种原始的敬畏之心。一切都是本来的样子,不去惊扰,也不试图驾驭,人和自然的和谐本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