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知道我就是“绝对自我”就是爱。现在对“我不可爱”原始恐惧是“习得自我。”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真诚的面对自己,练习自我接纳、建筑自爱心、跟随心中的喜悦,宽恕自己及他人,相信自己以及倾听心的智慧。
习得自我在找爱,而绝对自我就是爱,给习的自我放个假,感受那个绝对自我,每时每刻对你的接纳承认和恩惠。
我们从小到大,认为只要我们永远都好才能被爱,这就是问题,为“好”而努力的背后,隐藏着“我不够好”的恐惧,我们却把认可当成爱,害怕一步走错便万劫不复,这也是我们迷失真实自我的最初体验,绝对自我被角色和行为取代。当我们记得原始真相,我们便知道我们做真实的自己并且因此被爱,我们将体验到真正的自我接纳,所以我们向自己发送的信息便是我值得被爱。不需要变得不同,变得更好,也不需要戴着面具取悦他人,更不用扮演任何角色,我们相信做自己才是爱与被爱的关键。
我们会被过去牵绊,只因我们用过去的自己来否认现在的自己,长久以来我们等着爱我们的人出现,这样可以重新爱自己,其实我们等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只有我们愿意爱每一个人时,才有能力爱一个人。
爱是不加评判的态度和无条件的接纳。在爱中我们能看见对方是因为我们不做评判。我爱你意味着“我看见你”,也意味着“我接纳你”,接纳对方是彻底神圣的行为,而不是敷衍了事的爱,它意味着我给予的爱里不参加任何杂质,从这个角度看“我爱你”是关于接纳的誓言,是两个朋友向对方宣布,我不会评判你,不会标榜你,不会攻击你,也不会为难你,每次你说我爱你时,都是对“我接纳你”这个誓言的再次肯定,也是在对方生命中成为爱的化身的承诺。真爱是没有原因的,因为真爱是无条件的。
爱是需要表达的,在关系中很多问题的产生,并非因为我们不够爱对方,只是因为我们没能用对方认可并理解的方式来表达爱。其次爱的同一性本质注定能够克服差异,最后,爱的力量能够治愈差异带来的伤害,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与爱人,兄弟姐妹,在对爱的表达与理解上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时,我们要知道实际上差异并不大。爱不需要我们做特殊的努力,只要求我们用心观察,便会展现给我们爱对方的方式。
始于爱才能抵达,爱对话若不在爱的氛围中进行,便无法产生爱的结果,而我们若在对话一开始连记起双方的可爱都意识到自己希望爱与被爱并同样渴望爱的结果,那么双方便能不带抵御的聆听,不带攻击的发言。证明自己正确使对方产生罪恶感,表现的无辜冷漠,怀恨在心,或者试图控制对方都无法带来爱的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话适用于爱也适用于一切。
镜子法则。爱自己既是爱你,爱你既是爱自己。他人在我们眼中的可爱,实则反映了我们自身的可爱,他们心中的恐惧与自我怀疑也与我们的并不相同,我们既不相同又相同。因此我们若不爱自己,便无法爱别人。每段关系甚至每次基本互动中都只发生这两件事,我们不是延伸着“我可爱”的原始真相,就是投射着对“我不可爱”的原始恐惧。了解镜面法则,是学会爱与不爱的关键也是一段关系快乐健康的关键。“心中有佛,所见是佛。”
爱与恐惧,爱是自然状态,而恐惧则是习得状态。自我接纳是爱的表达方式,感恩是爱的态度,友善是爱的行为开始宽恕是爱的另一种形式,无私是爱的自由呈现。除了你之外没人能让你感到爱或恐惧,因为你便是一切。恐惧会投射到你身上,当你认为自己不可爱时,你并没看到真实的自己,只看到你那充满恐惧的影子。
爱无伤害,伤害你的不是爱,而是你在爱中所犯的错误。你若为得到爱而付出爱,最终定会失望与愤恨。真爱清单里面让我们区分了爱与恐惧与依赖、附属、期待、交易、牺牲、角色扮演、改造控制和规避伤害。
爱是答案,爱是所有宗教间的缩写,爱不仅是一个字,他还是对本貌的认识。只有爱是真的爱,是属于你的一种完全自然的本质,因此他才让人感觉如此愉快,这也是为什么选择了爱的你会感觉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爱不仅仅是成功的手段,爱就是成功,人生中的真正工作就是学会如何爱与被爱,没有比这更伟大的工作了。爱是成功的核心,而你生活中的真实工作便是表达你的爱。
当我们第一次说我原谅自己,相信我不可爱的判断时,或许没有什么感觉,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迈出了从恐惧与愧疚中解救自我的第1步,开始搬起了阻挡爱与被爱的绊脚石。宽恕。能够认识到你所经历的一切,不是爱的表达就是爱的呼唤。我们在一天中体验到的,若非爱的表达即是爱的呼唤,比如你,若长期处于忙碌状态,没有留给自己的时间,这便是爱的呼唤,当你生活的步伐萌乱倒使你窒息,这是爱的呼唤。……一切沟通在宽恕的眼中,也都是爱的表达和呼唤。现在的人都怎么了?这些对爱的呼唤是信号告诉你该重新设置自己该选择爱了,宽恕是让爱取代委屈的过程。宽恕知道,你若不好好悲伤,悲伤就不会结束,当你合理悲伤时,他就会把你引向一个时刻,一个神圣的时刻,那就是准备好放下悲痛的时刻,我称之为神圣的时刻,因为它是宽恕过程中的承接时刻,在这承接时刻中,你会体验到内在的变革,你开始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自己他人以及你的过去。最终当你踏下那座桥时,你便重生在爱的觉知中了。
《一念之转》的作者拜伦凯蒂说过:“我们从未对他人生气过,我们气的只是自己编的关于他人的故事。”当你爱你的敌人时,你便不再有敌人,当你用爱来面对罪恶是罪恶便被洗净宽恕让我们重新感受本真的我,再一次爱与被爱。
爱的呈现。弗洛姆说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所有问题都起源于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孤独感。孤独感这个基本问题的第二阶段,是与他人失去和谐,我不可爱的恐惧带来了评判和无价值感,我们试着隐藏却总是把他们投射到他人身上,我们不是故意的,但没有办法,当我们远离永恒美好时,爱你的人会感觉到你,否认自己便为别人爱你制造了障碍,我们无条件的爱他人的尝试,也失败于对自我接纳的缺失,所以我不可爱的原始恐惧在第二阶段中,以你不爱我和我们不爱对方的形式出现了。“我不可爱”的原始恐惧会使我们认为世界不爱我这个世界没有爱。我们为他人祷告,把爱向彼此延伸,因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爱就是我们的本质是生命的意愿,他是上帝和绝对自我所共享的意愿,爱就是做自己。爱和同一性告诉我们,世界的中心无处不在,而世界在我们心中,所以我们的角色是很重要的,爱能让我们看到世界是果不是因。从形式角度看你是微观宇宙,从现实角度看你就是宏观宇宙——鲁米
这本书告诉我,我有爱的能力,从出生时就有。我就是爱,爱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