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个话题:心理舒适区。
开始之前,思考一个问题:你是喜欢在开放的社交平台上发表状态心情文章,还是喜欢在相对私密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前者有如微博,简书;后者典型代表是微信。并且想想为什么?
如果不带强烈目的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的选择是私密社交平台(我猜测的)。为什么呢?
熟人,往往都是因为具有共同的生活成长经历而混熟了,而相同的经历造就了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和道德评判标准。个人信息分享的程度,与分享对象的熟悉程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越熟悉你可能越乐意与之分享。注意,这里的分享针对的是群体而非单个个体。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个圈子里发表牵涉到价值观或道德修养的言论,相对来说不太可能受到很强烈的差异化挑战,大家的评论都一边倒的和和气气,或跟风,或意思下。就算真的很不认同,也可能只会在心里嘀咕:原来他/她还有这样一面,面子或者和气掩盖了表面下的暗潮涌动。
放到陌生的开放平台上,这种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千人千面。既然你的价值取向、道德观那样‘扭曲’,那么我就有必要扶正一下;既然你的三观那么正,我就是要暴露一些社会的黑暗龌蹉来毁你三观;既然你此刻很开心,我就是要说一些让你丧气的话。这就是所谓的挑战心理舒适区。
人在心理舒适区是最安逸的,不用迎接外来的挑战,不用思考来应付可能的对立,不用筑建强大的内心来保护自己。但是就是在这种温室环境,人的惰性和自大自我逐渐滋生,长期以往,就变的更不愿意去听从不同的声音,变的更加封闭狭隘,变的更加不能抗压。
挑战别人的心理舒适区,并不是一件容易而轻松的事,在对待一件事情上,能够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本身就说明在这个过程你已经花费了不少心思,在挑战的时候,你可能收到对方的谩骂或反挑战,那么如何应对必定也是需要思考的,在这一系列激烈的思维斗争中,你分析问题更有方法了,你的逻辑更清晰了,也更能抗压了。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挑战,所以那些不愿接受的就更愿意选择舒适的熟人社区。先前有人说过,微博上有用有价值的信息远远大于朋友圈,我尽管不是非常赞同,但从舒适区这个角度,确实会有这样的导向因子。一些大热的帖子文章,看看下面的评论,往往是一件快乐而又有收获的事。反观朋友圈,这种情况几乎很少发生,当然朋友圈那样的隐私保护本身就难在评论区产生大量的评论。
心理舒适区的运用,在自己身上也是大有文章可做,今天暂且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