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书究竟有什么用?
这一期《朗读者》中的作家梁晓声告诉我们,当书改变了你的时候,你再看这个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
在这一期节目中,梁晓声讲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有力地印证了他说的这句话。
我也有与梁晓声类似的一些经历,因此,非常认同他的感受。
(2)
读书是怎样改变梁晓声的呢?
从梁晓声的家境来看,他原本极有可能成为一个一辈子不读书的人。
他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常年在外工作,对他很难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而他的母亲则目不识丁,还要拉扯他们兄妹5个,维持生计已经十分艰难,自然无暇顾及对少年梁晓声的教育。
那么,梁晓声是怎样与书结缘并最终成长为中国当代最优秀作家之一的呢?
他说自己非常幸运,他的哥哥有个同学,家里是开小人书铺的。
于是他经常要求哥哥一次就借五、六本来。
这是他最初的读书生活。
这是重要的精神启蒙。
接下来,就看哥哥的中学课本。
梁晓声特别清楚地记得哥哥中学课本里的一些课文。
居然有《孔雀东南飞》。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篇杰作。
有《希腊悲剧故事》。这是西方戏剧的源头。
有闻一多的诗。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
还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篇章。
甚至还有《岳飞枪挑小梁王》,古典通俗小说!
这些极有限的读物,却为少年梁晓声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
梁晓声说,在那个文艺生活内容非常匮乏的时代,人类只有在这个时候,和书籍的亲情是最紧密的。
梁晓声解释说,当现实生活过于逼仄、物质过于贫乏的情况下,人出于本能会去寻求一个超现实的所在。
那么,妈妈是怎么对待他读书这件事的呢?
梁晓声说,在读书这件事上,母亲对他们是“绝对的好”。
怎么好呢?
——“比如说我去买粮、买煤、买劈柴,然后只要剩下三四分钱,母亲总是说你留着。”
于是,梁晓声就拿着钱去小人书铺看书了。
说到小人书铺,我上小学时期,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门口就有人摆摊出租小人书给我们看。
所谓书摊,是那种立放的木板,用横木隔成一层一层,每层都摆满了小人书。
那时一两分钱可以任意租一本小人书,就在书摊旁边,坐在小板凳上看。
我和同学们常常放学后去看,看到天黑,恋恋不舍地将书放回书架,再背起书包回家。
就在那时,我读完了全套《射雕英雄传》的连环画,从此开始了对港台武侠小说的迷恋,后来更发展到对各种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热爱!
而到了小学高年级,我就开始改租书为买书了。
我的母亲,只有初中文化,当年也常对我说类似这样的话——“家里没什么什么了,你去买吧,剩下的零钱你留着吧。”
我的母亲很清楚我会用剩下的钱干什么。
我的抽屉和小木箱里塞满了各种书,母亲从不过问,只是叮嘱我注意别用眼过度。
可等到我一上初中,还是不可避免地戴上了近视眼镜。
这种母子间的默契一直保持到我高中毕业上班挣钱。
至今我的一些当年藏书的扉页上还记录着:“用买什么什么的余款所购”。
我的父亲比梁晓声的父亲“通情达理”一些,他不仅不反对我买书,有时出差回来,还会捎一些书给我。
梁晓声的父亲则是反对他看闲书的。
好在梁晓声的母亲支持他看书,用他的原话说,就是:“我母亲本能地知道,闲书里一定是有做人的营养的。”
——正是这闲书里的做人的营养,造就出一位当代中国优秀作家!
(3)
读书改变了梁晓声,表面看,是使他后来成了一名作家,骨子里呢,他自己说得好:“我特别感谢书籍,使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所作所为,一定跟别的青年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他讲了一个故事:当他从外地回到母校,看到在教学楼的楼道里打扫厕所的他的语文老师,他的反应是什么呢?
老师被剥夺了教师资格,可是在梁晓声看来,这个教过他的人,这时需要他比以往更郑重地,叫她一声老师!
梁晓声说,他当时退后一步,很恭敬地给老师鞠了一个躬,说,我们全家都问您好!
后来梁晓声得知,这件事,他的老师一直记着!
读书,使梁晓声保持了善良的本性,懂得了对老师的感恩与尊重!
是书中的营养,使梁晓声拥有了细腻的感情、丰富的心灵,使他懂得了人的灵魂高贵不可侵犯!
梁晓声说,当书改变你的时候,你再看这个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
是的,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书中保存着,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着它们!
你走进书中的世界,让人类的精神传统塑造你,改变你,于是,你眼中的世界,就不同了,就变得丰富而美丽。
假如你始终在书籍的世界外面徘徊,那么,人类的精神传统就与你无关,你眼中的世界就始终贫乏得可怜!
(4)
在梁晓声朗诵的他自己写的《慈母情深》这篇文章中,他回忆了当年有一次向母亲要钱买书的经历。
这篇散文中最动人的细节,诚如董卿所说,是作者的母亲当众大声宣布:“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自己的母亲高兴自己爱看书,这一点,我相信,对少年梁晓声的心灵成长必然影响深远!
而我对这篇散文中另外一些细节描写也感触很深——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么瘦小的母亲,却要承担五个孩子的吃穿用度!于是,在生活重压下,她的“脊背弯曲着”!
为了维持艰难的生活,瘦弱的母亲不得不争分夺秒地工作,当孩子来找她要钱时,她的本能反应是:“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当给过孩子钱之后,作者一连使用了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在生活的重压下不能片刻喘息的艰难处境——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从作者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来看,我们不能不承认,读书的确改变了他看世界的眼光,因为,他从最日常的细节中,看到了母亲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