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在激励”?
内在激励,就是通过一种或几种手段,
让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这个机构(或工作)的认同和热爱,
真正地充分地调动其内心的饥渴感、满足感、愉悦感、成就感的内在因素。
是让人能够找到感觉,持续深入、把事情做到位的方式。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到,
在管理知识密集人才时,企业管理应该向非盈利机构学习。
如宗教团体、公益组织,
因为这些组织能让成员自动自发、出钱出力,为机构的使命无私奉献。
如世界上最大的义工组织之一,
由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
曾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修女建立的“垂死之家”
每年都吸引着很多全球义工人士前往加尔各答提供免费服务,
没有任何物质回报,很多义工可以在那服务几年甚至一生的时间。
这个组织本身的影响力、代表的价值观及精神
在激励着他们自我驱动地从事着这一项工作。
应用到企业,同样需要确立正当而吸引人的使命、
愿景和价值观,开发工作本身的意义,
以此获得员工的认同,实现人才的内在激励。
如何发挥工作本身的激励作用?
美国企业家德普雷说:
“人们之所以需要工作,
是因为希望得到自由发挥的机会。
对于热爱工作的人来说,
工作本身就是对他的最佳激励”。
由数万名无偿贡献劳动力、以协作和编辑为乐、完全免费的维基百科
打败了微软投入巨资和人力开发的百科全书。
还有LINUX,这个被大公司IT部门普遍应用的软件
是由一群没有报酬的程序员设计的。
很多真实发生的例子都表明了,即使没有外在的物质回报,
工作本身同样可以激励一个人发挥创造性及激励其完成目标,
当工作本身更有乐趣的时候,
若过于强调外在激励反而会弱化工作本身的激励作用。
当企业和个人两个层面能够有机配合,
才会让员工觉得这正是他们想要的工作,
而不是老板要他们做的工作。
也只有通过内在激励的方式,
才能真正地让员工认识到工作本身对于自己的意义,
从而激发他们内在最原始的激情和动力,
才能够实现长期的激励效果。
作者 | 黄兰兰
来源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