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承认我们都是普通人,包括我们的孩子,父母,都是普通的孩子,父母。我们便不会去过分要求孩子,苛责父母。
我们在洞穴里生活的久了,我们已经习惯了洞穴的生活,以洞穴里的生活准则为我们的生活准则,一旦离开了这个生活准则,我们就会失落,就会成为少数人,就比如说那些走出洞穴生活的人,并且内心能够依然能够持续保持平静,那是拥有极高智慧的人。
而我们大多数人,如我,意识到自己身在洞穴,尝试走出洞穴,时常就被内心的孤独排斥回洞穴,依然觉得在这里生活感觉安全舒适。这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我们过着普通的生活,我们还是会因为涨薪水而高兴,因为孩子成绩好而高兴,因为老公升职而高兴,因为房子升值而高兴,因为别人给予我们的赞誉而感到满足,也会因为领导的批评,工作完成的不好而黯然神伤。我们的思想被这些洞穴生活的规则束缚的太久,一时无法完全转变观念,没有关系,不要太勉强自己,给自己时间,给自己思考的空间,给自己过渡的时间,如果感到不舒适,可以回到温暖的港湾进行修整,继续力量。
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大人更需要承认我们是普通人,对孩子的期盼会成为一种魔咒,在孩子成长的这些年这个魔咒一直戴在你的头上,折磨自己的同时也给孩子和家人带来伤害,我见过太多周围的家长头上戴着这样无形的魔咒,期盼自己的孩子成为心目中的好孩子,就这样在现实和期盼之间撕扯。如果我们都承认我们自己是普通的父母,孩子长大以后也如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过着平凡普通人的日子,是不是就放松很多,不用再成天的想着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唯恐他落后了。
昨天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说的妈妈的爱,妈妈除了提供给孩子安全感,去爱孩子之外,更要教给孩子如何去爱人,如何去热爱生活,教他们作为一个人是多好,是多快乐。后一种能力可能很多妈妈真的没有,因为我们自己并不那么热爱生活,并不那么爱别人,从这个角度去观察身边的,就是那些放松的,对世界充满爱的人的孩子也比较放松,人更加幸福,更加完整。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知道如何去爱,拥有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所以告诉自己我们是普通人,不需要一定要出人头地,不需要一定要有多大的成就,就是当一个有爱的普通人。那么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就会快乐很多。
当我们自己仍然想有更多的钱的时候,那就努力去挣,没有关系,我们是在这个社会中长大的,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已经深埋我们心底,所以不要因此而感觉到自己这么物质,不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是普通人,不过我们仍然会不断努力让自己保持有觉知,物质会更加成为我们手中的工具。
保持有爱的生活,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做一个普通人,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