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就是属于爱琢磨人的性格,什么样的东西可以3000年前就预知道呢,他认为唯礼也。他效仿周礼,提倡孝道,形成儒学,流传千年,慢慢变成禁锢中国人思想的桎梏。重儒轻杂学,提倡官本位,这才是我们官僚主义久兴不衰的主要原因,和难以取得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真正绊脚石。
他的思想是什么时候彻底被推翻的呢?应该66-76这十年。经过普罗大众全面思想的洗礼,给恶以美名放纵,对反对者肉体上残酷消灭,孔子的礼教基本是灰飞烟灭了。
集体在泥潭里努力进行了几十年赤裸裸的挣扎,大家好不容易逐渐仓廪足而思礼仪。先富起来的人们开始寻求道德和文明了,这时候古文堆里爬出来的老夫子有了生存空间,自然再次复苏。
百世之后,孔子是谁?我是谁?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