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为孩子,我早就不和你过了“,”要不是你管着,我早就成为舞蹈家了“。生活中不少人这样埋怨着伴侣,他们经常吵架,却始终不离不弃。看起来不可思议。
这样的夫妻,看似在游戏中,看似在水深火热中,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在《人间游戏》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人们的心理状态,通过各种案例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沟通的背后,隐藏着无数心理游戏。
作者艾瑞克·伯恩 ,美国精神科医师,人际沟通分析学创始人。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肯“成全”一段人际关系,任由不良沟通作怪,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这里的“游戏”并非一般意义上具有娱乐作用的活动,而是指人与人之间反复发生的、具有破坏作用的关系模式。人们的每一种行为都对应一种心理状态。
《人间游戏》给出人的三种心理状态即: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如图一)。
父母自我状态,也称为外部精神的自我状态。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一个人有时候会不自觉地说着父母曾经说过的话,模仿父母的行为。这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他的父母。
成人自我状态,也称为精神的自我状态。这样的人处理事情比较客观,看待问题不带任何偏见的,而是陈述事实,得出结论。每个人都有成人的自我状态,我理解这是真我。
儿童自我状态,也称为原初精神的自我状态。有时我们会说你看,他跟个孩子似的,这是他的童心被激发了。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的印象伴着人们的一生。也就是那个内在小孩一直伴随着人们。
简单的沟通有两种模式(如图二),一种是成人的自我状态的沟通,比如在手术台上,医生看向需要某工具,护士立即明白,并把工具给了医生,这也是默契。
另一种沟通模式是儿童自我与父母自我的沟通,比如孩子想喝水,妈妈就把水端给了孩子。这种沟通也是无障碍的,顺畅的。
反之,复杂的沟通是因为出现了交错沟通中(如图三)。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沟通不畅的源头。在不对等的状态下,在交错沟通中,沟通是混乱的,是无效的,甚至是歇斯底里的。
比如,”你知道我的手机在哪吗?",简单的沟通是,成人自我——成人自我的沟通,“在桌子上“,这样的沟也是愉快的。
如果此时反应者大怒,”你总是把东西乱放“,类似于”你总是像我的父母一样批评我“,这种儿童自我——父母自我的反应与成人自我——成人自我反应发生了交错,导致沟通不畅。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沟通时,随时觉察自己的状态以及对方的状态,避免出现沟通障碍。让沟通简单化,避免复杂的沟通。
这就是《人间游戏》以各种场景和环境为主题,帮助人们揭开妨碍婚姻和谐、家庭和睦、事业顺利的心理阻力面纱。找到改善人际沟通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