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
我很少书写跟我父母有关的故事。他们行事低调,不爱张扬,极少主动跟我讲他们身上的故事,所以我也尊重他们的风格,不去大肆讲述。但毕竟他们在世上是留有痕迹的,作为他们的女儿,他们在我身上播下的种子,影响深远。我认为我是应该把记忆深刻的往事记录下来,这也是对我的播种人的一份感恩之心。去年六月父亲节期间我写了一篇文章纪念父亲,如今五月正值母亲节我也来讲述妈妈的一些故事。
01
小时候妈妈在我心中是个无所不能的人。虽然父亲是顶梁柱,但妈妈却是那个动手用钉子把家中梁木连接起来的人。
记忆中父亲常常忙碌到很晚才回家。很多时候即使回家早了,他也是伏案工作。所以家中大小事落到妈妈的肩膀,尤其是照顾我的事情。
但妈妈并不是没有事业的人;相反,她的工作非常出色,未来可期。但是为了全力支持父亲,她选择了有规律地上下班,还几乎全力承担全部家事。
记得有一回叔叔问她:“大嫂,你在事业上也可以独当一面,为何你不去拼一把?”
妈妈说:“如果我也跟你哥哥一样全心放在事业中,家里的事和孩子就没有人管,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家该有的状态。”
童年时,和妈妈的互动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多是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妈妈就会先递给我一个西红柿,说是让我补充维他命。晚饭前,她会打开电视机让我看我喜欢的动画片,有的时候也会陪我看。
我在学科方面的喜好大概也遗传了妈妈的基因。她告诉我她上学时数学成绩不突出,而我也对理科也不太上心。大学文学系毕业的她非常喜爱阅读和写作,所以我在上学前就在她的指引下开始捧起安徒生童话。上学后和妈妈最亲密的互动大概就是她给我讲一个个的故事和修改我的一篇篇作文。在她的影响下,文字的力量根植在我的心里。
就这样我的童年在妈妈的耐心陪伴下幸福成长。
02
在中学期间的一个暑假,妈妈带我回老家探亲。
老家是在广东东部的一个小山村里。我的父母在高考恢复后相继考上了大学。那时候能考上大学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而一家里有两人而且还是夫妻倆都上了大学那更是屈指可数。所以父母在四里八乡有些名气。
在老家的几天里,我跟着妈妈见到了很多父母的亲朋旧友。他们听说妈妈回来了,都来找她聊天。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离别的时候。这天早上,我们乘着朝阳的光启程回家。
清晨的家乡很美。晨雾还未散去,太阳已经升起。早起的乡亲们已经在田间收割水稻。他们头戴斗笠挥着镰刀把自己沉浸在金黄色的稻田里。
妈妈看着他们告诉我:“我曾经是他们的一员。”
这时一阵风吹来,在田间掀起了一片金色波浪,金黄沉甸的麦穗在晨光照耀下更显得璀璨夺目。
我想象着妈妈挥舞镰刀的样子,很难把画面里和乡亲们一样戴着斗笠在田间的她和我眼前这个穿着裙子,体态丰腴,经典故事随口能出的在城中办公室伏案疾书的人联系在一起。
在我们快走到村口时,看见村口的一棵龙眼树下有一个人。那是一个老人,他在面朝着我们走来的方向站着。他背后的树上的果实已经把树枝压弯,几片树叶落下划过他的肩膀掉在地上。
他穿着灰色布上衣,灰色裤子,头上戴着和田间割稻的乡亲们一样的竹斗笠。估计他是要准备去田里干活。他的右手拎着一只鸡,左手垂立。看见我们走来,他也开始往我们这个方向迈开步。
当他走到我们面前的时候,突然“扑咚”一下跪在了妈妈的面前。
03
时光回到两年前。
午饭时分,妈妈在厨房里忙着把菜下锅。电饭锅里传出的饭香在厨房里弥漫着。电饭锅旁边的炖锅里,排骨和栗子已经在里面耐心等待上盘。厨房的灶台上放着一条蒸好的鱼,上面覆盖着黄色的姜丝绿色的葱。旁边是一盘妈妈刚完成的手撕鸡,油腻腻的鸡皮发着诱人的光。
“等会有两位老家来的叔叔过来吃饭。” 妈妈一边跟我说话,一边把青菜放进已经热好油的炒锅里。
话音刚落,门铃响起。父亲把门打开,门口站着一个中年男人。
客人进门一阵寒暄过后,妈妈和我把菜肴端上饭桌,纷纷落座。
“我以为你还有个朋友一起来。” 妈妈问。
“他不敢来。” 客人回答。
“为什么?” 妈妈有些惊讶。
“你不知道运良的故事吗?” 客人似乎也有些惊讶。
客人口中的运良一年前刚从里面出来。
之前一直在家务农的运良偶尔的一次机会和朋友去了深圳。繁华都市里的热闹一下子让有经商头脑的运良看到了商机。本就不甘人后又加上头脑灵活,他很快就带着朋友干起了买卖。然而终因经营涉足不当范围,在里面待了五年。当他出来时,昔日好友们早已离他而去,他也无脸回到老家,就在我们这座城市里以卖菜维持生计。
“我今天喊他和我一起来你们家。但他一听到你们的名字就连连摇头,说他没资格和你们坐在一张桌子吃饭。” 客人说。
听见这句话,我看了父母一眼,发现他们也在对望彼此。
“这个时间点,他应该还没吃饭。” 妈妈说了一句,然后站起来往厨房走。
我看见她在厨房里拿出一个大碗,往里面倒上米,洗好,然后放进高压锅里。
“高压锅蒸饭比较快。做好后就麻烦你拿给他。” 妈妈跟客人说。
客人走后,我问妈妈:“电饭锅里不是还有饭吗?为什么要重新给他蒸一碗呢?”
“这个人现在内心很敏感,把剩下的饭给他,他心里会不好受。给他重新蒸一碗,他会感到受尊重。我们在关怀别人的时候要留意这些细节。” 妈妈回答我。
傍晚时分,家里门铃又响起,妈妈打开门。
“大姐,我是运良。” 正在客厅做作业的我,抬头看了一眼家中大门。
门口站着一个高高瘦瘦的男人,他的脚下放着一个很大的袋子。他对着妈妈深深地鞠了一躬,留下那个袋子,就转身走了。
“这些菜啊,一看就知道是从每一把菜里把最好的那一部分摘出来再给我们送过来的。” 妈妈一边整理着大袋子装着的一堆绿绿嫩嫩的菜一边告诉我。
时光回到两年后,老家的村口。
此刻跪在妈妈面前的是运良的父亲。
“是你的那碗米饭救了运良。” 老人说。
原来运良收到妈妈蒸的那碗米饭后,很快结束了他的卖菜生涯,回到家乡承包了一片鱼塘和养鸡场重新开始他的人生。
“他说你是第一个让他知道他也是值得尊重的人。连你都看得起他,他没有理由看不起他自己。” 老人抹着眼泪告诉妈妈。他手上的鸡是运良的养鸡场里养殖的,特意拿来送给我们。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我的内心就如风吹过那金灿灿的稻田般一浪接一浪。坐在回家的车上,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人的价值该如何体现?”
“妈妈看着很平凡,但又似乎很成功。其实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这次的回乡之旅让我从此带着这两个问题走在我的旅途上。
04
如今妈妈已经和我在海外居住快十年。每次遭遇瓶颈时,妈妈跟我说的一番话我都会拿出来疗愈自己:
“我在老家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在农村待一辈子。哪里想到我会有机会上大学?也没想到上完大学后我会在一线城市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生活在农村时,我更想不到有一天我会离开中国在一个风景如此美丽的地方居住。所以世界无限大,你的潜能无限多。”
妈妈现今最大的兴趣就是在我家院子播种及培育花果。她每天都会和我分享她种植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在她的心里她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她养的花放在我的客厅,把她种的菜放上我们的餐桌。
但其实她最大的成功是播撒了两颗种子在我的心里:真善及正面的力量。我在人生的旅途里,小心地给这两颗种子施肥,浇灌,帮助它们抵挡风雨,用它们去抵制诱惑。相信这是我的播种人的期许,同时也是我的播种人在我生命中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