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部曲,是什么?他人怎么用?我怎么模仿?

书友的一个疑问,

都说理论指导实践,又说实践出真知。那到底是理论重要,还是实践重要?感觉实践就处处错,理论又停步不前。

我给了一个回答,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本是一体,不分家。

2、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

3、通过经历的事来验证所学的理论,事成则保留理论,事不成则修正理论。

第一点,“知和行”是一体的,这个观点是王阳明的心学上学习到的,《六祖坛经》里的观点,「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慧一体。」,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也是受此启发。

就好比灯光。有灯就有光,灯熄灭了光也就暗了。灯是光的本体,光是灯体现出来的作用。名称虽然有灯和光两种名称,但是本质却本来是一样的。

「是什么?」

第二点,《毛泽东传》里面学到,

1、革命过程中的成与败,第一时间开会总结,总结成经验或教训,印发成文件供所有干部学习。

2、干部在汇报工作时,要求有观点必须有对应的具体案例支撑。

「伟人怎么用?」

第三点,自我总结验证。

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去做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因为资源、能力、认知、心性都是不一样的,有形的结果“成还是败”,我们能看到,但是无形的因“个人综合能力”不一样。自然做成事的概率也会不同。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重要的是适不适合自己,这需要亲自下场验证。

我遇到了什么事?对这件事有什么感受?这件事想告诉我什么?我可以用什么思维去解决?

「模仿+实操」

最后的话,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