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白走的路,同样也没有白读的书。
早晨听《大学的终结》听到一组让我非常震惊的一个数据:我们国家只有4%的人读大学。这个数字真的让我震惊,近14亿人口,怎么可能只有4%的人读大学。我觉得我的周围遍地都是大学生啊,亲戚朋友同事都是大学生,可以说大学生烂大街了!
我把这个信息告诉先生,他说九年义务教育有很多孩子并没有完成,中考刷下一部分孩子,高考又刷下一部分孩子,这个是你看不见的,很多孩子是没有机会上高中的。不止是上大学,我们很多事物都遵循着二八定律。只是你所处的圈层让你误以为大家都是你这样的生活。
《大学的终结》带给我的不仅是对大学生数字认识的问题,还给我打开了一片新世界——让我认识了大学慕课。
大学慕课是一群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试图想利用人工智能来传授知识,颠覆人们对大学的传统认知。听完课我就赶紧下载了中国大学APP,注册后就开始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我选了武汉大学赵小琪老师的《世界华文文学经典欣赏》。赵老师介绍的第一个作家是金庸先生——“绝代宗师”的江湖想象。我和先生我们边听边回忆,金庸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回忆。
在我学习的时候,我来四年级的小朋友也过来凑热闹,他也选了一个课程,大连大学刘金寿老师的《宇宙探索与发现》,我们一家一起学习了《飞机与航空——飞行器及宇宙航行展望》。刘老师介绍了人类飞行的梦想——莱特兄弟的创造发明——形形色色的飞机。
原以为孩子听不懂,没想到孩子听的很有兴趣。因为刘老师边介绍知识边讲述故事,还有史料图片,视频。我们一起学习,感觉也很奇妙。我们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家长姿态,现在和孩子坐在一起,面对同一个老师,接受相同的新知识,有时还没有孩子反应的快,没有他懂的多。当孩子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孩子的答案脱口而出的时候,我总是一脸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他会很自豪地说他在哪本书上看过。那时孩子在我心中突然就高大起来了。
书本给我带来知识的同时,也给我们家带来了共同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发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