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习惯一:积极主动。被其中的“影响圈与积极的语言”这些内容所触动。
情绪似乎容易被很多事情所影响,时常会有以下的想法:
今天天气好热、要不要出门运动;周围没有什么饮食店、中午可以吃什么;不是约好了11点开会,怎么都迟到了;稍微去晚了一点食堂就没有菜了
面对这样情境,总容易觉得无可奈何,总觉得这些事情发生都是外部因素;碰到这样的事情,只会有“超级郁闷”、“好讨厌”的想法,或者找个“替罪羊”来抱怨一番。
这时候,所有的能量都是比较消极的,会去指责外部环境、指责他人、觉得都是别人的错,和我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呐。指责完之后,可能心情好一点,但是并不能为现实的改变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重新审视会发现我们的注意力是在关注圈、而不是影响圈,这时语言中也是充满了各种消极的声音,一方面会抱怨外部各种不好,另一方面也觉得自己很无辜、无所作为。但是,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圈,就完全不一样了,语言将会变成积极进取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可以XX,我还能XX,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帮我实现呀。”
看到这里,想起了幼时的一些事。小时候,早上一般起得比较早,等我吃完饭之后,弟弟还没起来,就总会去他房间看看,看他醒没醒。如果醒了,便会和他说让他起来。但通常情况他都是不搭理我,继续躺着。那时的我很不理解,醒了就起来呗,为什么一直不起来、还不理我。这样我还会很纳闷、觉得自己自讨没趣;弟弟大概也因为觉得我管得太多,觉得我有点“烦”吧。
等长到更大些,才慢慢意识到,每个人的思维、行为差异都太大了。现在也更加意识到关注“影响圈”和建立边界感的重要性。虽然我们是很亲的亲人,我也没有权利去控制他的生活和习惯啊。如果我的目标是想让他不要赖床、早睡早起,那我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和他聊天、而不是用指责的口吻去控诉“他的不正确性”。
现在,面对各种与认识不一样、面对各种看似的无奈,我也需要更加地坦然,去接受各种多样性,学会欣赏、赞赏,学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如果真想改变的话,就从自省自己、改变自己开始吧。
正如书中所述,“爱是一个动词,为了改善关系你都可以努力”。用积极的语言去察觉生活吧,看看自己原来很多固有的想法是否真的那么“正确”,运用想象力去畅想自己想要的结果,最后,则需要是运用意志力和行动力去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