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蒋勋老师的一篇文章《我害怕自己老了,老到不会为“美”落泪》,他说起年少时读到余光中先生译的《梵高传》,热泪盈眶的记忆。去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看到米开朗基罗中年的作品《囚》时,心中的剧痛与狂喜,当他流泪时中的一位老人递过手帕,拍拍他的肩膀,微笑地跟他说:“我二十五岁的时候,也在这里哭过!”老师在他的笔记本里记了二十五岁时的泪痕,三十多年后在写米开朗基罗时回想起那个片段,竟然有些害怕自己的衰老,老到不会为“美”落泪。
老师的文章让我思量了很久。努力在脑海里搜索与流泪相关的记忆。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次在上交听马勒,莫其名妙热泪盈眶,自己也不明白听到了什么,可能那天的心情正巧跟音乐同频,不过由此爱上了马勒。有一段时间非常着迷他的曲子,各种研究,看书去了解他的生平,作曲的背景,版本的不同演绎,只是那种流泪的感觉却再也没有过。不知道是不是太多的知识反而抑制了我们的直觉,对艺术而言,感性地触摸可能更直觉,更能体会其中的美吧。
人过中年已经很少流泪,不是没有什么值得哭的事,只是再苦再痛也得自己扛着,每个人都有不足为外人道的烦恼,哭也无益,不如转念。有个闺蜜姐姐一直跟我说“宝宝要好好爱自己。”想想也是,与其把期待寄托在别人身上,还不如自己努力,慢慢消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不过读了这篇文章我却有些犹疑,是不是因为年纪日长,心变得麻木了。以前会在喜欢的人面前放肆的眼泪,后来变成了浅浅的笑。因为说不清楚,结束纠缠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笑而不争。
经常流泪大概不是一件坏事吧,至少说明自己心里还非常柔软。对周遭的人和事充满同情能力。记得有一次跟孩子去听音乐会,因为现场有不守规矩的听众,她觉得钢琴家的演奏被不懂艺术的人轻慢十分难过。演出结束后坚持要去后台见他,替那些不尊重艺术家的观众道歉。那位年青的钢琴家没哭,她却边道歉边哭得梨花带雨,稀里哗啦,后来还是人家反过来安慰她,至今我们聊起这件事都觉得是非常珍贵的回忆。不过那次也让我清晰地意识到音乐的感染力和她身上具备的艺术家特质。
仔细想来,现在最多流泪的场景是看电影的时候,泪点似乎很低,容易被感动。在黑暗中独处,人会变得比较敏感。大概是在看别人在悲欢里交集,所以不必太压抑情绪,纯粹地在那些故事里感受生活的万般滋味。蒋勋老师说 “美”是一种存在的真实,那么泪水就是对美的感应吧。真希望自己也能体会那种纯粹被美打动的欢喜。也许先得让身体通畅,感觉才会敏锐;也许不应该压抑自己的情绪,会流泪不是坏事,身心需要排毒,美好需要感受,学会欢喜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