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获得最美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尴尬地发现自己无法鉴赏,感觉没有看懂······
《雪国》讲的是舞蹈艺术研究者岛村三次前往北国山村,与艺伎驹子及少女叶子三人的爱恋纠葛。
文字是很美(但还不到让我“怦然心动”的程度),可他们之间“微妙的感情”一点也没有感动我,我甚至觉得莫名其妙,无法理解。
这岛村他不是有家室吗?不是研究者吗?看不懂他一天天在干嘛······而驹子、叶子都让我觉得虚无悠远,似有若无······
(浏览了百度百科介绍后才知道这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写作手法)
百度百科介绍说作者有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表达对军国主义的消极抵抗的意思;把现实抽象化,把虚无世界、把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人情世相中,暗示人生徒劳,表达无常的哀感与美感;传达人生无常、万事皆空、灭我为无、无中生有的虚无思想······
果然高超,我只好承认自己境界不够。
《湖》写的是一个有跟踪年轻美女癖好的男子银平与他三个跟踪对象的故事。
银平因为自己丑陋的脚而自卑、自我厌恶,再加上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他对女性的美有一种病态的追求,他渴望得到爱。
他耗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在暗中观察和跟踪上,而最终还是那样孤寂,丑陋,空虚。
我又不懂作者想表达什么了······
于是我又翻百度百科了:
“全书通篇表露出一种无法愈合的孤寂感,宣扬人生无常,万事皆空的思想,说明人的孤独与寂寞是无法排除与解脱的,美的东西是虚无的,幸福也是空虚的,在哀愁与虚幻中追求与憧憬,是永远无法达成的,即使女性美也无法拯救自己虚空的灵魂。”
好吧,依旧高超,只是一定要通过这样极端的教材来传达吗?
不过银平悄悄把萤笼挂在町枝腰带上的情节,倒是几分有趣。而最后他放弃了与跟踪他的中年女子发生关系,是想放弃自己?或是想改变自己?故事以银平一瘸一拐回到家中脱下袜子戛然而止,倒是耐人寻味。
总之,川端康成的文字像是浮着一层朦胧的美,这份美是虚无的,洁净的,悲哀的,初读来觉得“很迷”。
我确实感受到“虚无”,“徒劳”,总之读着挺累的。至于“唯美主义”的写作手法、“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新感觉派”等,我还需多加修行才能读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