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隐门下・上医策・方数引
战沙场:参详星气兵阴阳
乾坤之间,军机大事犹如高悬之剑,在古代王朝的命运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左传》提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孙子兵法》也强调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些都凸显了军事在古代政治中的关键作用。
古来用兵之法众多,从《孙子兵法》的诸多策略到《吴子兵法》的各种方法,总体可归纳为 “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四家。在此,着重讲述 “兵阴阳” 一家。《汉志・兵家略》中指出,兵阴阳是要在征战中运用数术,特别是占星、望气之术。
在古代占星记载中,军事占星占据了很大比例。据统计,《史记・天官书》记载的占星、望气事项众多,其中用兵类事项最多,这足以表明军事占星在占星领域的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兵书与星经相互融合,兵书中有星占内容,星经中也会引用兵法。例如《孙子兵法》谈火攻时提及发火的时间与星宿的关联,瞿昙悉达《开元占经》也援引多种兵书,这都体现了两者的紧密结合。
战争的胜负关系重大,古代王朝在开战前大多会进行占算,以判断吉凶。北魏太武帝欲讨伐蠕蠕国时,太史张渊和谋臣崔浩就根据星象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张渊认为星象不利,不可举兵,而崔浩则反驳并认为是出兵的好时机,最终太武帝采纳崔浩的建议并取胜。与之相反,前秦苻坚不听劝阻,执意攻打东晋,因星象不利而大败,国家也随之灭亡。通过这两个例子对比,似乎战争的胜负在出征前就有先兆,占星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占星、望气之术不仅用于战前,在战争过程中同样重要。《墨子・迎敌词》提及望气可以判断成败吉凶,《汉志・兵家略》也记录了相关望军气的书籍,可见望气术在古代战争中的普遍应用。通过观望云气,可以了解对方将领情况。例如《乙巳占》记载,根据敌军云气的颜色、形状等判断是否可击。在攻城时,观察城市上空云气也能知晓城池守备情况,如白气南北出时不可攻城,出现特定云气形态时则可判断能否屠城或有突兵出现等。此外,还能通过望气侦查敌军伏兵和偷袭企图,如出现特定形状的黑气可能有伏兵,出现类似狗或虎的云气则可能有偷营情况。晚唐易静的诗也对军用望气术进行了概括和评价,强调要仔细参详。
有趣的是,在现代社会,如 2004 年美国《焦点》杂志报道俄罗斯军队中仍有占星家编制,这让人感叹古今中外在军事与占星方面似乎有某种共通之处。
吾辈承易隐之门庭,研习上医之策,谨遵 “彼道太极・己道旋极” 之要旨。于彼道太极之广袤天地,明数术于古代军事战略、战争决策传承之独特价值,察其与古人军事观念、战争文化之渊源;于己道旋极之精勤修行,体悟古人于军事数术运用之智,汲取其中文化精魂,融于现世之学与思。
愿吾辈潜心钻研,传承其精华,为世人文化传承、精神启迪,倾尽全力,不负先圣遗泽,担当时代重任,成就易道弘扬之大业,此乃吾辈矢志不渝之追求也。且当以敬畏之心,探军事数术之奥,扬其善者,使数术文化之光,烛照后人对古代军事文化认知之路,为华夏文明添砖加瓦,此吾辈之责也。